首頁 產經 正文

從寧德時代的三個關鍵詞看上海車展之變

2025-04-27 11:48 中國發展網
寧德時代

摘要:過去,車展主要看“車”,從外形到內飾,從發動機到油耗。如今,車展更是看“創新”,汽車產業鏈上的技術突破令人振奮。這從寧德時代新品中可見一斑。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崔立勇

2025上海車展迎來了40年的歷史節點。過去40年,中國汽車工業的變化翻天覆地,上海車展同樣今非昔比。

過去,國外品牌和合資巨頭是車展當之無愧的主角。如今,中國自主品牌站上絕對C位。中國已經連續16年位居全球汽車產銷第一,連續10年位居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

過去,國外品牌將車展視作搶占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那時中國汽車工業積極“請進來”。如今,外資企業正以“深度本土化”重構與中國市場的關系,加大與中國企業的協同創新。多家中國車企更在車展上透露海外市場發展規劃,彰顯“走出去”的決心。

過去,車展上滿是傳統燃油車。如今,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科技公司在車展上百花齊放。索尼、英特爾等近5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首次參加上海車展,全面展現汽車工業與消費電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過去,車展主要看“車”,從外形到內飾,從發動機到油耗。如今,車展更是看“創新”,汽車產業鏈上的技術突破令人振奮。這從寧德時代新品中可見一斑。

寧德時代在上海透露出的信息凸顯三個關鍵詞。

第一是“安全”。在不斷提升電量和加快充電速度的同時,寧德時代一直將安全視為前提和關鍵。

在電動車蓬勃發展的今天,安全仍然是車主最關心的話題。相較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在安全性能上展現出更多優勢,可以從材料體系層面提升電池穩定性。寧德時代納新動力電池面對電鉆穿透、電芯鋸斷、多向擠壓的極端濫用測試,不起火、不爆炸,強調的就是安全。

安全也是驍遙雙核電池之所以成“雙”的原因之一。當車輛遭遇極端外界損壞導致單側結構受損時,無損結構區域能夠依托立體桁架結構,維持正常結構功能,即使單艙物理失效,仍可保障車輛以一定的安全速度繼續行駛。

在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磐石底盤亮相,實現時速120公里超高時速下正面中心柱碰不起火不爆炸,直面行業痛點。

第二是“需求”。不難發現,寧德時代在進行技術疊加的同時,更加看重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個性需求。驍遙雙核電池目前提供的鈉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的不同組合,其實是為用戶在續航、成本、動力等方面不一樣的需求提供了更多選擇。

第三是“長遠”。寧德時代鈉新電池首次將鈉離子電池推向大規模量產,將有效降低對鋰資源的依賴。

鈉元素廣泛存在于地殼和海水中,全球分布廣、開采易、成本低。相比之下,鋰資源僅占地殼儲量的0.0065%,且超過七成集中于南美“鋰三角”等少數區域,極易受制于國際供應鏈博弈影響。從某個角度看,鈉新電池也是在降低“卡脖子”風險,為構建本地化、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開辟路徑。

而且,鈉電池不僅在資源開采、使用階段具備天然環保屬性,更可通過極片直熔再生、無毒材料使用等方式實現更高效率的回收路徑,顯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全球每3輛電動汽車就有1輛搭載寧德時代的電池產品,但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上海表示,不希望寧德時代被定義為電池制造商,而是希望被稱作新能源產業的開拓者。

的確,從鈉離子電池的量產可以發現,寧德時代力圖打通從原材料、制造體系到應用端的完整產業鏈,通過技術突破推動產業躍遷。

觀察上海車展,既要看新車、看配置,也要看技術、看趨勢,甚至跳出汽車看汽車。無論是在動力電池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企業發展的前方沒有清晰的路牌指引。中國企業的創新之舉,正在探索汽車產業發展之路,也將為全球汽車界樹立起風向標。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