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中國節能為保障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作出央企貢獻
摘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蔓延,波及全國。而由此產生的大量醫療廢棄物何去何從也備受關注。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棄物具有極強感染性,在收集、運輸、處置等各環節均面臨極大風險。若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極易對水體、土壤和空氣造成污染。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白雪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蔓延,波及全國。而由此產生的大量醫療廢棄物何去何從也備受關注。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棄物具有極強感染性,在收集、運輸、處置等各環節均面臨極大風險。若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極易對水體、土壤和空氣造成污染。
中國節能/供圖
醫療廢棄物處置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安全、穩妥、高效處置醫療廢棄物是有效杜絕病毒二次污染的重要手段。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中節能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生態”)臨危受命,以戰時標準、戰時狀態、戰時思維“逆行”武漢,高標準嚴要求地提前建成武漢千子山醫廢應急處置中心(以下簡稱“千子山醫廢中心”)。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項目采用高溫蒸煮滅菌處理工藝,三臺日處理能力10噸的高溫滅菌蒸鍋對醫療廢棄物進行負壓真空滅菌,滅菌后的醫療廢物經破碎機破碎后運往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發電。千子山醫廢中心建成后,為武漢市1/4的醫療廢棄物提供了無害化處置,極大緩解了武漢市的醫廢處置壓力,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在關鍵時刻為武漢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
14天的奮斗,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0年2月4日,中節能生態在10小時內提出解決方案;2月6日,武漢市同意了中節能生態提交的千子山醫廢中心建設方案;2月7日,中節能生態成立武漢項目工作組并立即趕赴現場,確定了項目工藝、設計及施工方案,并對人員、安全、防疫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2月9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月10日,主要生產設備開始陸續進場;2月11日,完成主廠房及設備基礎的土建施工;2月14日,廠房主設備全部吊裝就位;2月18日,裝配式鋁合金廠房安裝完成。
2月20日,現場廠房建設完成,廠區路面基本硬化完成,圍檔大部分安裝完成,路燈安裝完畢,各設備和系統加緊施工,污水設備安裝完成,生產辦公區吊裝到位,當日鍋爐點火和系統測試成功。2月22日,醫廢項目建設運營開始處置醫廢;2月25日,開始滿負荷運行。
中節能生態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這座14天建成的武漢醫廢處置中心,堅守著隱形戰場戰病毒,嚴防醫療廢棄物二次污染。”與此同時,千子山醫廢中心也大幅提升了武漢市醫療廢棄物應急響應能力,有效緩解了武漢疫情醫療廢棄物處置壓力,確保切斷了新冠病毒醫廢二次污染,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