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14天!中國節能為保障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作出央企貢獻(2)

2021-01-07 11:2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中國節能 疫情防控 無害化處理

摘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蔓延,波及全國。而由此產生的大量醫療廢棄物何去何從也備受關注。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棄物具有極強感染性,在收集、運輸、處置等各環節均面臨極大風險。若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極易對水體、土壤和空氣造成污染。

一聲召喚,逆行武漢

“我不曾有排山倒海的力量,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為了一聲召喚,正月十四我從北京自駕出發,經歷12個小時,逆臨武漢,開啟了中國節能人參與環保事業的使命。”

“我不曾有驚天動地的場面,只有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毅力。為了一句承諾,元宵節起,我與武漢正式結緣。”

…………

疫情期間項目的運營,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和規范的處置流程。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中節能生態黨委發出號召后,系統內各所屬公司47名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難,他們無所畏懼,從全國各地趕往疫區馳援,第一時間沖向防疫第一線。”

除了人才隊伍的建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疫情期間項目運營面臨著在特殊情況下,防疫物資極其短缺的難題,而這也是保障運營的重中之重。

對此,中國節能公司黨委協調集團公司下屬企業為中節能生態一線員工調撥防疫物資,并積極向國資委申請調配。在集團公司幫助、中節能生態自主購置、武漢市政府捐贈的情況下,項目防疫物資得到充足的保障和快速的補充,讓員工放心安心地投入工作中,為戰斗勝利提供了堅強的物資保障。

從2020年2月22日項目開始運營到4月7日武漢疫情緩解,項目共轉運醫療廢棄物約1984噸,占武漢市醫療廢棄物產生量的1/3,極大緩解了武漢市醫療廢棄物處置壓力,為武漢市切斷二次污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項目運營工作步入正軌后,58名新員工經過培訓后分別投入到了各自崗位當中。按照武漢市統一部署,武漢應急項目負責青山、洪山、東湖高新、東湖風景、東西湖、蔡甸、江夏、經開共8個區域192家醫療機構的醫廢轉運及處置工作,截至7月22日,項目共處置醫療廢棄物約3630噸。

5月22日以來,隨著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十天大會戰”的開始,武漢市每天對幾十萬人進行核酸檢測,醫療廢棄物出現了階段性井噴。接到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的緊急通知后,中節能生態第一時間部署醫療廢棄物安全處置工作,要求員工提高政治站位,24小時備戰待命,踐行央企使命擔當,全力做好醫廢處置保障工作。

“公司緊急將運輸車隊由原本的16臺醫廢運輸車增加到21臺,承擔了全市23家核酸檢測機構中的16家醫療廢棄物轉運、處置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員工不分晝夜連續奮戰10天,每日24小時作業。”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截至6月1日,中節能生態負責的16家核酸檢測機構總共轉運醫療廢棄物2359桶(約計70.77噸,轉運108車次),比國家規定的48小時處置完畢提前一天,中節能生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保障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作出央企的貢獻。

6月8日,中節能生態又一次沖在一線接下一項大任務。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對醫院污泥的處置問題提出新要求,通過對各大醫院的實地調研,發現部分醫院污泥處置工作已迫在眉睫,而市政環衛部門卻無從下手。中節能生態接下該任務,派專車專人進行應急轉運,對全市待處理的醫療機構進行污泥轉運,將其運往具有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不僅為武漢市相關單位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為切斷武漢疫情的二次污染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充分體現了中節能生態的專業性和企業擔當。

時刻繃緊安全弦

作為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應急保障工程,醫廢轉運和處置尤為重要。上述負責人介紹,在醫廢轉運方面,公司不斷強化車隊內部管理,建立安全責任制度,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對工作流程、目標、責任范圍予以明確;同時,不斷優化醫廢管理網格圖,對收集、分類、運輸等所有環節均建立交接清單,對路途較遠、較分散的鄉鎮級衛生院、服務站,分批分組安排收運,確保收運及時、準確、高效。

在醫廢處置方面,公司建立三級培訓體系制度,以師帶徒、以專帶新,從防護穿戴、生產操作、消殺作業、危險源辨識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的培訓,做到安全第一,時刻繃緊安全弦,有效保障了生產任務的穩定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節能生態尤其重視安全方面的建設。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建立完善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特種設備責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并每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每月進行安全消防培訓、安全知識考核、設備運行實操考核、應急救援演練等生產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