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山西以“雙碳”目標牽引能源革命

2022-05-25 17:03 中國發展網 郭建軍
能源安全 能源革命

摘要:山西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深化能源革命,按照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邁出新步伐,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體現山西新擔當、展現山西新作為,能源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郭建軍報道 “山西作為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但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等不得,也急不得。”

殷殷囑托重千鈞,矢志奮斗正當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為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指明了方向。

山西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深化能源革命,按照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邁出新步伐,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體現山西新擔當、展現山西新作為,能源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促進煤炭開采智能化、利用清潔化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國情,要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山西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煤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突破75%。編制完成《山西省煤炭高質量轉型發展基地規劃》,進一步增強煤炭支撐保障能力。煤礦智能化穩步推進,首批10座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全部建成,1000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全部啟動建設,21座煤礦實現5G入井。煤炭綠色開采試點進展順利,重點推進40座煤礦綠色開采試點,確定25座試點煤礦開展井下矸石智能分選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建設。

作為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業,晉能控股集團111座煤礦進入先進產能序列,深入推進綠色開采,63座礦井113個工作面實現?。o)煤柱開采,116座礦井195個工作面實施停采煤柱優化,共計多回收資源1410萬噸。全面開展智能建設,塔山、同忻兩座礦井列入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山,麻家梁煤業公司列入山西省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完成了“50+15”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華陽集團在技術與設備的更新上不斷加大力度,將大數據、云計算、5G技術與煤炭安全生產各環節深度融合,努力建設安全高效礦井、現代化智能礦井,取得一定成果。

180項目,成功實現單燒潞安本地煤。截至2022年4月初,四臺氣化爐單燒潞安煤已經連續運行100余天,未出現一次因原料煤問題造成的停車故障,系統運行平穩,在實踐中檢驗了氣化爐單燒潞安煤這一重大技術突破。

2022年年初,“潞安清潔能源試驗室”在煤基清潔能源公司成立,基于潞安煤煤質的助熔劑開發研究有了新的平臺。在平臺的支持下,助熔劑技術研發團隊實現了100%單燒潞安煤項目研發和工業化示范的關鍵技術,開創了本地煤原料化利用新途徑,為“雙碳”背景下潞安化工集團乃至山西省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推動新能源發展規?;?/strong>

日前,晉能控股集團投資24.579億元的多個清潔能源光伏發電項目集中開工,力爭在年內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項目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約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余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數量可觀,節能降碳減排成效明顯。

作為省屬規模最大的綜合能源企業,晉能控股集團深入踐行“雙碳”目標,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大力拓展水電、分布式光伏、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等15個發展方向。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清潔能源累計完成發電量31.88億千瓦時。

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

在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的同時,山西省加快光伏、風電、地熱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發展,推動能源供給由單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綠色轉變。“十三五”期間,山西風電裝機年均增長24.16%,光伏裝機年均增長63.22%;光伏領跑基地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

山西省積極推動新能源規?;l展。一年來,加快存量項目建設進度,風光發電新增并網規模204萬千瓦,列入年度建設規模2000萬千瓦;推動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26個縣被國家列入試點;積極探索氫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3770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33.56%。

“在深度挖掘傳統能源潛能的同時,不斷加大新能源建設力度,持續為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大同新榮、朔州平右兩個新能源匯集站工程正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前可順利投產,全省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少峰說。

TBM施工技術開始至今,是當前最為先進的地下隧道施工成套裝備之一。4月10日,中國水電五局首臺TBM“江源15號

在垣曲抽水蓄能電站地勘平硐TBM掘進項目成功始發。垣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國家可再生能源和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重點工程,總裝機120萬千瓦,2020年初開工,計劃于2028年投產發電。目前,垣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正加速推進。

推進能耗雙控協同化

要進一步完善能耗“雙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健全“雙碳”標準,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能耗雙控是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核心內容、必由之路,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能耗雙控工作,要求嚴格落實能耗雙控任務,加快存量項目技術改造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十三五”以來,全省單位GDP能耗由2015年的1.61噸標準煤每萬元下降到2020年的1.36噸標準煤每萬元,累計下降15.3%,圓滿完成能耗強度下降15%的目標任務。

省能源局以六大高耗能行業為重點,以行動方案為指導,根據專項行動計劃,推進節能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提高實時用能監測能力。建立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水平分類管理制度,探索用能預算管理。定期發布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對未達目標的地市進行熔斷管理。2021年,全省單位GDP能耗實現全年下降3.2%的目標。

省國資委督促各企業設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管理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引導企業根據省級方案和企業特點,實事求是編制“碳達峰碳中和”企業行動方案,明確實施路徑、時間表和路線圖。結合減碳工作,切實加強對相關企業節能降耗方面的監督檢查力度。引導企業對“兩高”存量項目進行低碳化改造提升,在建項目提升能效水平,擬建項目加強可行性論證。

“堅持把降低能耗強度、提高能效水平作為主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做好產業規劃布局、重大項目建設與能耗雙控政策的有效銜接,夯實高質量發展底色。”日前,在潞安化工集團一屆二次職代會上,該集團對全面落實國家能耗雙控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面對新形勢新發展,潞安化工集團各部門各單位通過定標準、把方向、明路徑,加快煤化工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深入推進化工綠色低碳技術開發應用,進一步推進能耗雙控工作,實現一季度綜合能源消費量比預算目標降低14.8萬噸標準煤。

能源革命,探路領跑。山西正牢記領袖囑托,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探索“雙碳”目標實現路徑,推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清潔能源優化組合,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進能源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智慧電廠”里的機器人

“你的機器人今天陪你聊天了嗎?”大家總愛和發電部專工張義德開個玩笑。張義德負責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料智能管控系統,大家口中的機器人就是這個系統中負責智能化驗的“管家”。

“以前,電廠來煤采樣、制樣、化驗全是人工操作,尤其在采樣環節,進入煤場中的每輛煤車卸煤后都必須及時采樣,才能保證采樣準確性。而采樣環境又非常惡劣,盡管戴著好幾層口罩,可一個班下來,煤塵還是會鉆得嘴、鼻孔里到處都是。”張義德對過去的工作環境印象太深了。“上了這套智能系統,解放了人力,改善了工作環境,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2020年,該公司燃料智能管控系統建成投運,把燃料業務管理流程中所涉及的煤炭、車輛、設備、人、管理流程等信息孤島連成一個可靠的系統,實現對燃料入場調度、采樣、制樣、化驗等各環節實時有效管理。通過實現設備智能化、過程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建立統一的標準化業務管控體系,所有作業流程系統自動完成。設備采用標準規范有據可循,歷史過程數據可追根溯源,強化對燃料量、質、驗收過程的監控與協同。采制化一體化,無人為干擾,提高了入廠煤的質量,提高了熱量的吸收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公司負責人說,燃料智能管控系統是公司“智慧電廠”建設的一個縮影。與此同時,公司還深入推進ERP、OA、SAP、SRM等信息化平臺建設運用,持續構建公司組織層級全覆蓋、管控業務全流程覆蓋的數智化管理系統。通過數智賦能,使企業在節能減排、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安全生產保障等方面步入快車道。

烏金山層巒疊嶂,郁郁蔥蔥,坐落在烏金山腳下被授予“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電站”的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清潔亮麗,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瑞光人正以“舍我其誰”的精神,向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更高目標邁進,勇當能源革命排頭兵。

群眾冷暖常系心間

5月19日一大早,巡線員趙紅亮穿好工作服匆匆出發,上崗工作。從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至太原武宿機場長約14公里的供熱管線,趙紅亮一天最少要巡檢一個來回。

“現在天氣暖和了,管線沿線的施工工地開始進入施工高峰期,與管線交疊的路去年修完9條,今年龍城大街晉中段快速化改造,有好幾個節點可能影響到管線。太原段也要建高架橋與東中環路連接,最近在踏勘地下設施,咱們的管線就在規劃的高架橋下。這么多施工點,要是有施工機械挖破了管道,那可不是小事。你說,不操點心能行嗎?”高度的責任感讓趙紅亮感覺不親自巡查就不踏實。

太原武宿機場冷熱聯供項目是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為解決武宿機場燃煤鍋爐拆除而建設的點對點冷熱聯供專線,為武宿機場提供供熱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供冷面積約22萬平方米,替代燃煤鍋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萬噸。每年5個月供暖期、5個月供冷期,項目自2017年建成投運以來未發生過供暖、供冷中斷事件,為山西窗口機場贏得贊譽貢獻了企業力量。

公司負責人說,太原武宿機場冷熱聯供只是瑞光熱電全部供熱范圍的一角。公司還承擔著太原、晉中兩市約2300萬平方米的民生供熱保障任務,是兩市集中供熱的主要熱源點之一。隨著太原、晉中兩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展,集中供熱熱源日趨緊張,瑞光熱電應兩市要求擴大集中供熱面積。公司堅持民生優先、科技引領企業發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不斷激發廣大員工創新活力,圍繞增加供熱量進行了乏汽余熱利用等一系列技術改造。通過技術攻關,供熱面積由機組建成開始供熱的約1500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約2400萬平方米,達到省內同類機組單位千瓦容量供熱面積最大,有效緩解了太原、晉中兩市集中供熱緊張局面。

責任編輯:張晶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