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CMF報告:盡快形成政府儲備、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和生產經營庫存三位一體能源儲備模式

2022-06-17 15:06 中國發展網
能源合作 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球治理

摘要:應當加強周邊能源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治理。應當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坦誠相待原則的前提下,打造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全球能源戰略合作聯盟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6月15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舉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50期),本期論壇聚焦“俄烏沖突和地緣政治動蕩沖擊下的能源價格”,同時邀請多位國內政界、學界、企業界經濟學家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聯合解析。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占明代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布主報告,報告指出,要正確認識能源戰略儲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盡快形成政府儲備、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和生產經營庫存三位一體的儲備模式,提高能源戰略儲備能力。

報告回顧了全球地緣政治博弈和能源價格波動歷史、地緣沖突背景下能源價格波動對各國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地緣政治帶來的能源價格波動。

從國內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應對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能源價格波動?報告指出,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能源戰略儲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盡快形成政府儲備、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和生產經營庫存三位一體的儲備模式,提高能源戰略儲備能力,在重視儲備的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儲備的局限性。其次,促進油氣和非化石能源的增產,提高能源的投資力度,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再次,穩健推進傳統能源轉型,著力統籌好能源轉型關系,堅持以減碳不減生產力,不降電力供應保障能力為導向,穩步有序推進“雙碳”目標實現。最后,加快推進新能源發展,進一步提高多元能源的比例。

報告提到,在對外政策方面,應當加強周邊能源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治理。應當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坦誠相待原則的前提下,打造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全球能源戰略合作聯盟,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往來,廣泛加強能源領域各方面的合作,建設跨國輸油輸氣管道和全球能源互聯網,同周邊國家和地區在能源領域構建起長期穩定、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關系。要加快能源結算形式多元化,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幣計價模式的探索等。

本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