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虛擬電廠”項目助力“零碳”調峰
摘要:這是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首次利用自主研發的虛擬電廠平臺聚合的源荷儲柔性資源開展精準無感調控。
中國發展網訊 吳佳佳 記者楊虹報道 7月10日14點00分,正值烈日當空日天氣溫最高的時候,空調等降溫負荷節節攀升,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收到調度指令,需要壓降用電負荷1萬千瓦,虛擬電廠平臺啟動“一鍵調荷”功能,在2分鐘內便實現壓降用電負荷9872千瓦,及時平抑了社會用電高峰。這是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首次利用自主研發的虛擬電廠平臺聚合的源荷儲柔性資源開展精準無感調控。
據悉,今年年初,在國網金華供電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就啟動了虛擬電廠的建設,以不影響用戶生產生活為宗旨,以數字化技術為驅動,在聚合資源、打造平臺、形成機制三個方面各個突破。目前已聚合了5G基站、儲能、充電樁、空調、路燈和精準可調負荷六大資源,可調容量達到1.7萬千瓦;平臺完成了資源全景、一鍵調荷、一鍵預算、企業能效等模塊開發;推動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和加快區域光伏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關于深入開展義烏市電力需求響應優化電力供應彈性平衡的通知》、《關于開展空調負荷以及分路負荷控制改造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
“我們的虛擬電廠最大特點就是‘廣泛參與、數智驅動、無感調控、合法合規’,今年年底虛擬電廠的‘裝機容量’要達到3萬千瓦。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柔性精準無感資源庫的規模,達到最高負荷的5%以上。”義烏虛擬電廠項目技術負責人鮑衛東介紹。
在虛擬電廠建設過程中,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遵循“多快好省”理念,努力提升虛擬電廠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
“多”就是聚合海量的柔性資源,延伸觸角到邊邊角角,激發出點點滴滴每一千瓦的資源價值,聚沙成塔,目前已接入278座5G基站、7281盞路燈、212只分體式空調、570個充電樁,4座儲能站、321路精準可調負荷;同時與儲能運營商開展戰略合作,以聚合商形式接入到虛擬電廠平臺,擴大資源規模。
“快”就是快速應對電網的需求,對聚合的資源精準畫像,分級分類,動態預測資源響應潛力,自主分解電網需求指令,調節過程動態智能趨優。
“好”就是要把對用戶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調控的千瓦收益提得更高,充放挖掘如備用電池、用戶側儲能、自備電源等沉睡資源,從傳統斷電式控制升級到控流、時移、替代的柔性控制,用戶在無感中參與;在參與需求側響應的基礎上,還為政府用能預算化管理提供支撐。
“省”就是節省聚合調節成本,與信產國電通聯合研發集成化六合一能源聚合終端,即插即用免調試,降低聚合終端設備千瓦成本。最后,與用戶簽訂資源托管協議,明確各方職責和調節收益分成,實現調節資源合法合規進入調節市場。
義烏虛擬電廠項目技術負責人鮑衛東表示,這些挖掘出來聚合的資源,既能用于無感削峰,為電網減壓、平衡供需,也能助推每度電價值的吃干榨凈。如5G基站空調的遠程智能控溫,能根據現場環境智能調節溫度,避免無效空轉,可降低空調能耗10%以上;路燈遠程智能控制,在監測路燈用能的同時,對異常用能情況可實施遠程處置,降低損耗。
電網迎峰度夏期間,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將這些“摳”出來的電用于無感削峰,既能為電網減壓、平衡供需,也能大力助推節能減碳,通過高效、高質量配置資源的手段,喚醒沉睡的綠色“能量”,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貢獻“義烏力量”。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