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 有效幫助廣大市場主體減輕負擔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曲靜怡報道 1月8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稅收現代化建設成績,研究“十四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稅收改革發展任務,全國稅務系統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與此同時,2020年全年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3.68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比財政預算安排的目標高0.8個百分點,及時準確辦理出口退稅1.45萬億元,2021年全國稅務系統要推動稅費收入質優量增,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
在“十三五”期間,全國稅務系統累計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65.7萬億元。面向“十四五”,全國稅務系統將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堅決守住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
稅費服務體系建設提檔升級
2020年稅務總局集成推出108項、279條服務舉措,聯合12個部門推出16項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措施。稅務部門還精簡50%以上的報送資料、25%以上的紙質表證單書,95%以上的稅收優惠事項實現“免備案”,并陸續推出50余項征管服務措施,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世行營商環境評價中,我國的納稅指標排名已累計上升了26位。
王軍表示,既要把該收的依法依規收上來,又要堅決守住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繼續抓實抓細延續實施和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持續優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的機制和做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影響政策落實的薄弱環節和堵點難點。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各級稅務部門聚焦‘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要求抗疫情促發展,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王軍表示。
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同時,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實現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務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充分發揮增值稅發票等稅收大數據優勢服務各地決策和市場主體發展。
此外,2020年,個人所得稅首次匯算平穩實施。稅務部門開發應用個稅手機APP,推出申報表數據預填單服務,積極推動和抓好免除部分中低收入者匯算義務的政策落地,有力促進了消費增長和調節收入分配。
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幫助廣大市場主體減輕負擔
2020年稅務部門積極參與國家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及地方優惠政策制定,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為我國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發揮了重要作用。“非接觸式”辦稅,實現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務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
從全國各地情況看,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幫助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稅務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增加現金流,激發市場活力、培育內生動力,促進疫情防控、拉動經濟增長。
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超過2.5萬億元,上市公司能否受益?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共有74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有348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46.7%。其中,略增105家、扭虧79家、續盈17家、預增147家。上述348家公司業績預喜公司中,按預告凈利潤同比下限看,有113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0%,按預告凈利潤同比上限看,有143家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2020年在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政策助力作用下,上市公司有效應對了疫情沖擊,提升了企業盈利的能力。從行業來看,去年以來,所有行業均有不同程度受益減稅降費,特別是制造業受益明顯,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提升。減稅降費確實推動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表示,去年出臺的減稅降費系列政策組合拳,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人員成本、物流成本、綜合融資成本、稅費等成本費用,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拉升了受惠企業的業績水平。與此同時,去年監管部門多措并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此,崔志娟表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供應鏈運轉。
2021年減稅降費如何實施備受關注
“2021年要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王軍表示。
會議強調,2021年全國稅務系統要重點推進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以稅務系統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迎接建黨100周年。要組織開展一系列富有稅務特色的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進一步激發愛黨愛國愛稅熱情。
二是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繼續抓實抓細延續實施和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持續優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的機制和做法。加強稅收促進宏觀經濟穩定運行、深化市場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以及支持鄉村振興、調節收入分配、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三是扎實穩妥完成預算確定的收入任務,推動稅費收入質優量增。妥善處理好減與收、質與量、條與塊、近與遠的關系,既要把該收的依法依規收上來,又要堅決守住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
四是穩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推進信息化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建成并上線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逐步穩妥擴大改革試點范圍。充分發揮增值稅發票等稅收大數據優勢,深化稅收經濟分析,打造權威性、可信度高的稅收經濟指數,進一步提高數據服務大局的能力。
五是切實強化精確執法,增強稅務執法的規范性統一性。把準執法尺度,創新執法方式,堅決防止和糾正粗放式、選擇性、一刀切的隨意執法,推廣“首違不罰”清單制度。增進執法統一,持續擴大跨省經營企業全國通辦涉稅事項范圍。
六是大力推行精細服務,提升便利化、智能化、個性化水平。繼續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五年方案,連續第8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并與模范機關創建相結合,深化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推進稅費服務智能化升級,創新稅費服務個性化措施,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更好拓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推進的成效。
七是科學實施精準監管,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做好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監管效能最大化、為基層減負最實化等工作。嚴打涉稅違法行為,大力推進科技稽查、精準稽查、協同稽查,持續形成對虛開騙稅等涉稅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八是深入推進精誠共治,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推動形成多方協同治稅格局。加強在推進發票電子化改革、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涉稅違法行為等方面的社會化協同,推動與更多部門拓展涉稅數據共享。深化國際稅收交流合作,協助有關國家辦好第二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積極配合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相關規則的銜接與實施,做好稅收協定修訂和談簽等工作。
九是持續深化稅務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促進稅務干部廉潔從稅。扎實推進稅務系統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著力構建稅務系統一體化綜合監督體系,積極探索稅務系統一體推進“三不”制度機制,落實落細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推動稅務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十是進一步加強稅務干部隊伍建設,厚植向善向上良好氛圍、增強干事創業“六大能力”。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健全隊伍組織體系,優化班子結構,提升班子整體功能,提高干部教育培訓和人才培養水平,完善升級績效管理和數字人事。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總局和省局都要像基層服務納稅人繳費人一樣,更好地為基層服務;要像減稅降費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一樣,更好地讓基層稅務人輕裝上陣抓落實。深入弘揚中國稅務精神,大力選樹和培養使用先進典型,厚植向善向上的稅務文化,進一步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責任編輯:曲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