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定前行瞄準高質量 擔當作為交出新答卷
摘要:在趙慶文看來,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是形成動能轉換“加速度”的重要前提。僅2020年1~11月份,費縣就出讓土地4004畝,處置閑置、低效用地1132畝。同時,費縣還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強化科技、人才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尹明波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人口91萬,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也是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誕生地。“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強化統籌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扎實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重大項目突破年’活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費縣縣委書記趙慶文感慨道,費縣縣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是統領其他一切工作的根本”,把正工作方向、壓實主體責任,夯實基層基礎、強化正風肅紀,營造了風清氣正“好生態”,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俯瞰費縣縣城,宜居宜業的新城正在崛起。費縣發展改革局/供圖
聚焦產業升級
形成動能轉換“加速度”
“在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我們抓住產業迭代升級的歷史機遇,積極主動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趙慶文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費縣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于產業優化升級,堅持做強做大優勢產業集群,有效增強了產業整體競爭力,形成了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度”。
從“三端”發力、促“六化”提升,費縣木業實現了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具體來看,聚焦前端,狠抓環保整治,提升規范化、標準化水平;聚焦中端,加快推進高檔家具、木業轉型、化工產業3個園區建設,提升園區化、集約化水平;聚焦后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跨境電商,組建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提升高端化、智能化水平。
圍繞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費縣實施魯南厚普中藥產業提質增效、天元鎂合金卷板等重點項目建設,產業集群優勢更加明顯。為擴大有效投資,費縣更是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項目推進,2020年有十幾個省、市重大項目投資均超過年度計劃。同時,費縣聚焦產業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積極爭取中央、山東省預算內投資和特別國債、政府專項債券項目。
在趙慶文看來,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是形成動能轉換“加速度”的重要前提。僅2020年1~11月份,費縣就出讓土地4004畝,處置閑置、低效用地1132畝。同時,費縣還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強化科技、人才支撐。
突出試點引領
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
費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全國、山東省改革試點為引領,著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閑旅游“后花園”、產業轉移“大后方”重要承載地。
費縣啟動山東省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示范縣建設,編制《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費縣工作規劃》,實施農業生產提升、農產品加工產業培育、農業服務業創建“三項工程”,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康養文化旅游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農業和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立足打造美麗宜居鄉村,費縣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打造一批特色村落,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8個、市級20個,建設市縣級示范片區5個,打造“美在農家”示范村30個。通過扎實推進硬化通戶道路、生活污水治理、清潔取暖、改廁等工作,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提升。
“我們把創新提升鄉村治理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快推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趙慶文介紹說,費縣積極構建鄉村善治格局,編制完成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全面開展文明實踐活動。“通過整合構建全科網格,轄區1.3萬余路監控納入‘雪亮工程’平臺,創新大調解工作體系,推動治理重心下移。”
深化改革開放
激活創新發展“動力源”
趙慶文認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真正有效激活創新發展“動力源”。“我們深入落實省委‘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市委‘改革攻堅年’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費縣建立了改革攻堅任務、重點改革事項、試點改革任務“三張清單”,新增多個省級以上改革試點,電子商務進農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工作經驗在國家級會議上宣傳推廣,產教融合、培育外貿新業態等多項改革經驗被山東省臨沂市推廣。2020年,費縣被列為第一批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并被山東省政府推薦申報國家級試驗區。
費縣縣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專題部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工作,出臺措施23項。認真落實外貿外資扶持發展政策,引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近10家,2020年1~11月份實現進出口總額、到位外資及增長速度位居臨沂市首位,“雙招雙引”也取得豐碩成果。
近年來,費縣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化改革開放一個關鍵著力點。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對40余個高頻民生事項、近130個“一鏈辦理”主題服務事項進行流程再造,50多個事項實現“秒批秒辦”。二是建立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推出主動服務、容缺受理、區域評估等政策措施,多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三是圍繞企業需求全面提升服務意識、服務能力,規范監管執法程序,為企業發展營造了更加寬松的環境。
堅持底線思維
打贏全面小康“決勝戰”
“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聚焦民生關切,織密民生服務‘保障網’。”趙慶文表示,費縣直面高質量發展中的風險挑戰,堅持樹牢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堅決打贏全面小康“決勝戰”。
持續強化社會保障。在做好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水平的前提下,費縣注重加快民生基建項目建設,加快融入臨沂市中心城區半小時生活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攻堅行動工程,實施山東省農村老年人相對集中居住養老試點,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持續提升脫貧質效。堅持精準方略,保持攻堅態勢,山東省委脫貧攻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完成,順利通過省級脫貧攻堅實地驗收和省級精準扶貧標準化試點驗收。設立扶貧協作基金,探索建立穩定脫貧和接續減貧機制,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強力推進污染防治。牢固樹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多管齊下、綜合施策,2020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優良天數改善幅度均居臨沂市前列。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實現河湖問題“動態清零”。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動態監測重點企業流動性風險,保持低風險水平。全面排查整改重點領域安全生產隱患,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提升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能力,營造清朗網絡生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化解信訪積案,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高。
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疫情發生后,費縣主動把控“動”與“靜”的矛盾,實行人性化防控,全力保障生活、防疫物資供應,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努力減輕疫情影響。疫情有效控制后,在嚴密落實常態防控措施、嚴防疫情反彈基礎上,扎實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不斷提升。
現如今,費縣“新動能”正在崛起,“新活力”正在迸發,“新業績”令人矚目,“新答卷”贏得了廣泛肯定認可。“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趙慶文表示,費縣將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持續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