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不找人”“審批不見面”成大連亮麗名片
摘要:通過高位推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大連市場主體數量在疫情情況下逆勢增長,大連市于2019年、2020年連續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信用監測全國排名躍升至第3位。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見習記者施文郁
4月20日,大連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大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賈立庚向媒體介紹了大連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大連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項根本性、戰略性、長遠性工作任務來抓,對標國內國際最高標準,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推動“放管服”改革再出發、企業群眾辦事效率再提速、營商環境再優化,讓“辦事不找人”“審批不見面”成為大連的亮麗名片。
據介紹,大連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87個部門(單位)和區市縣的“一把手”任組員的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共同研究部署大連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督查營商環境建設,對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批示99件次,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全市性會議3次。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圍繞重點改革任務,大連先后組建“一網通辦”改革專班、“一網通辦”改革百日攻堅專班、“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專班、公共資源交易專項整治專班。利用“外腦”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組建營商環境建設“網格化監督員”“專家咨詢員”“案件評議員”“營商環境建設民營企業監督員”“營商環境建設媒體監督員”等五支隊伍。與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建立破壞營商環境案件線索雙向移交機制,建立營商環境重點問題通報機制,已移交案件線索20個,不定期通報31期,通報典型案例26起,處理相關責任人42名。通過高位推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大連市場主體數量在疫情情況下逆勢增長,大連市于2019年、2020年連續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信用監測全國排名躍升至第3位。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了解到,大連出臺《大連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兩年行動方案(2020-2021)》,開啟營商環境建設2.0版本。開展市區聯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先導區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為園區創新賦能。制定《大連市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提出25項任務69項措施。開展政務服務“三統一”改革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513項單一事項“一件事”和12項多部門聯審聯辦“一件事”在線上線下同步辦理,全市網上可辦率提升至98.58%。深化“減權”“放權”,近年來共取消下放市政府部門行政職權868項,清理變相審批293項,賦予相關開放先導區213項市級和40項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開,528項涉企證照全部納入自貿片區改革試點。構建有“大連特色”的“四位一體”市場監管體系,有機融合跨層級跨部門聯合監管與“雙隨機”監管,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有效解決了“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相繼出臺《大連市行政審批告知承諾辦法》和《大連市政務服務容缺受理辦法》,構建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的法制保障體系,“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率30%以上。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類別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小型倉庫、廠房等工業類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10個工作日。疫情防控期間,大連審批服務不停并率先開展公共資源交易。企業復工“綠色通道”、特事特辦、“遠程異地評標”、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開標”等便企利民舉措固化為制度性創新成果。
圍繞“辦事方便”,大連結合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整改提升,出臺各類文件249個。取消不應收取的證明22項,破解“奇葩證明”問題。市本級大廳服務事項基本實現“應進必進”,破解辦事“多頭跑”問題。推出24小時自助服務、“遼事通”APP服務,建立“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動為民服務高頻事項“指尖辦”“就近辦”;實施“綜合窗口”改革和大廳改造,為企業群眾提供免費復印打印、免費代辦等“多免服務”。圍繞“法治良好”,出臺《大連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建設20條措施》。通過“依法糾正涉產權錯案”專項行動、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不斷加大司法保護力度,提升執法公信力。全市法院執行質效在全省排名第一。圍繞“成本競爭力強”,切實落實國家減稅政策,降低社保繳存比例,調整社保繳存基數,疫情期間認真落實“減、免、緩”等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2019年至2020年12月,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417.5億元。通過用地、用電、用水、用氣改革等措施,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圍繞“生態宜居”,凈化政治生態,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奠定堅實政治基礎。優化自然生態,全面開展“治臟”“治亂”“治差”“治缺”,開展“利劍斬污衛藍行動”,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加強對企業家榮譽激勵,在教育、醫療、科技、文化、養老等服務領域深耕細作,增強城市吸引力。
據介紹,大連營商環境建設“十四五”時期的總體目標是,初步建成“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且具有大連特色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上,力爭實現東北地區排名第一,進入全國城市排名領先行列。
為實現上述目標,大連營商環境建設“十四五”規劃從優化政務服務、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優化開放環境五個方面,設計了30項具體任務。主要圍繞以市場主體獲得感為評價標準,以政府職能深刻轉變為核心,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一網通辦”為突破口,以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為保障,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生態。努力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社會氛圍,持續擦亮大連“辦事不找人”“審批不見面”城市名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連將全力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一是聚焦“辦事不找人”“審批不見面”,開展“擦亮城市名片專項行動”。二是聚焦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實施“六個年”建設。即實施“營商環境立體化監督年”,著力解決企業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實施“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年”,著力解決大連營商環境深層次問題;實施“‘一網通辦’提質增效年”,著力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實施“營商環境品牌培樹年”,著力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實施“營商環境指標全面提升年”,著力打造大連營商環境綜合競爭力;實施“產業鏈拓展優化調研年”,著力打造產業鏈建設高地。三是聚焦“理順體制機制、深化市區聯動”,激發改革創新動力。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全力解決“專家不專”“中介不中”等問題。深化政務服務訴求服務改革,進一步整合短號碼熱線,推進實現“12345”一個號碼管服務。開展“深化市區聯動2021專項行動”,充分激發各地區(先導區、園區)的改革創新動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