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廣州:布局五個抓手,推動“十四五”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

2021-05-20 11:18 中國發展網
數產融合 數字經濟

摘要:“十四五”期間,廣州將聚焦打造數產融合的全球標桿城市,聚力抓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支柱產業,大力建設“兩城兩都兩高地”(智車之城、軟件名城、顯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5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宏偉介紹了即將實施的《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廣州將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的舉措。

張宏偉指出,“十四五”期間,廣州將聚焦打造數產融合的全球標桿城市,聚力抓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支柱產業,大力建設“兩城兩都兩高地”(智車之城、軟件名城、顯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著重布局“五個抓手”:

以落實國務院督導激勵為抓手,千方百計穩增長

積極開展“招大引新、培優育強”計劃,進一步擴大增量、優化存量。特別是在引進增量問題上,發動各區、聯動部門做好招商工作,力爭引進一批新項目,重點跟進全市工信領域93個重大投資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4300億元)。落實省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支持政策和普惠性支持政策,繼續加大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力度。在優化存量方面,鼓勵大企業增資擴產。具體跟蹤服務好華星T9項目、廣石化綠色技改、維信諾、增城傳感器產業園、第三代半導體(如南沙芯聚能)、汽車芯片、先進民航輪胎等一批項目,推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廣州分院落地。

以數產融合為抓手,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實驗區建設

落實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產業導則,加快建設一批數字新基建應用場景。聚焦“服裝、化妝品、皮具、珠寶、食品飲料”等五大傳統特色行業,搭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廣州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試驗區申報中國軟件名園試點,打造工業軟件產業生態城,建設設計仿真工業軟件適配驗證中心和通用軟硬件(廣州)適配測試中心等。推進信息中心樞紐建設,系統謀劃5G、智慧燈桿、量子保密通信、國際互聯網和通信樞紐等建設。

以協同創新為抓手,促進區域共同發展

加強區域協同創新,與佛山聯合打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與深圳聯合打造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主動與國家和省對接,加快推進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等9個創新中心建設,爭取新創建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主動對接國家工信部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創建工作,加快推動工信部7所部屬高校等科技創新資源在穗轉化。重點推動以服裝、化妝品、皮具等為發力點的消費品工業集群發展,開展“國潮首秀”時尚產業行動。

以企業主體為抓手,助力中小企業能辦大事

積極開展“強企增效”工作,遴選培育一批民營領軍企業,繼續推動一批企業“小升規”“規升巨”,抓好首臺套首批次首評測扶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協調推進廣州科學城打造“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區,總結推廣一批企業經驗。

以城市產業空間革新為抓手,積淀工業后勁和潛力

繼續加大工業產業區塊管理和產業導入,落實工業用地產業監管工作指引,構建操作性強、松緊適度的工業用地產業監管機制。持續推進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產城融合、城市功能修補新路子。開展低效園區提質增效試點行動,推進省特色產業園等建設。常態化推進整治“散亂污”場所,提升工業綠色發展水平。同時,總結廣州系統推進城市產業空間革新的經驗做法,形成可示范可復制的“廣州樣板”。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