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摘要:在鄉村振興項目金融規劃方面,應組團出擊,充分釋放城鄉經濟發展合力。常見的鄉村振興項目金融設計,一般包括資源資產一體化、行業一體化、區域產業一體化、產業鏈條一體化等形式,通過“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形式,優化區域利益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和項目收益,打造項目聯合體和鄉村區域命運共同體,不僅容易盤活個體項目資產,也容易獲得連片鄉村區域的振興發展。
張曉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強調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要補足鄉村建設的短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準確理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內涵,防止進入鄉村振興的誤區,并以高質量的項目為抓手,有效銜接國家戰略和政策,以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面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時代重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的歷史使命決定的。黨帶領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決定了我們必須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全面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國家的歷史方位決定的。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全體人民的努力和奮斗,我們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三農”工作重心發生歷史性轉移,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解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需要。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三農”發展的不充分是最大的不充分。
準確理解鄉村振興的基本內涵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先是地域上的全面振興,從全國層面看,鄉村振興真正進入到全國一盤棋,更多關注鄉村區域發展,全面推進鄉村發展的階段。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并有效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五大”振興一起抓。隨著我國全面邁入小康社會,要求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全面推進。
但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等于鄉村方方面面的“全部”振興,不等于鄉村方方面面的“同步”振興,也不等于鄉村方方面面的“跨步”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尊重基本規律,所有地方,所有行業和所有領域都在同一時間內全部振興。
以高質量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以項目為抓手的體制改革、資金獎補和政策支持,是我國城市區域和鄉村區域獲得較快發展的有效措施。
站在城市和鄉村互促發展的視角開展項目選址。將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通盤考慮,在合適的地理空間規劃設計鄉村振興項目,可以在城市地區建設農業轉移人口承載平臺,也可以打造鄉村振興的“反磁力”空間,還可以在城郊街號部建設新的產業集聚和人口集聚發展載體。
布局鄉村振興項目,應優先考慮補足鄉村地區項目發展短板。不僅要考慮項目本身的市場可行性,還要考慮當地政府與居民的支持力度,更要考慮項目推進過程中所需發展要素的豐裕度和成本。不少鄉村振興項目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場網絡和社會網絡的支持而功虧一簣。
鄉村振興項目必須有效銜接國家政策獎補資金,并做好長期跟蹤。推進鄉村振興項目,離不開國家的資金支持,這就需要專業的規劃設計團隊謀劃項目,并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合作的形式獲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并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做好項目的資本運營和長期運維工作。
在鄉村振興項目金融規劃方面,應組團出擊,充分釋放城鄉經濟發展合力。常見的鄉村振興項目金融設計,一般包括資源資產一體化、行業一體化、區域產業一體化、產業鏈條一體化等形式,通過“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形式,優化區域利益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和項目收益,打造項目聯合體和鄉村區域命運共同體,不僅容易盤活個體項目資產,也容易獲得連片鄉村區域的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