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大連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增長超預期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項目謀劃實施力度加大成為亮點
摘要:據介紹,大連前三季度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4.8億元,增長8.9%,收入規模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1.4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2.7%,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施文郁報道
今年以來,大連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市呈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振興發展加快推進的良好局面。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32.1億元,增長9.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1%,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這是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的。
據介紹,大連前三季度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4.8億元,增長8.9%,收入規模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1.4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2.7%,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外貿進出口總額3190.4億元,增長7.7%,其中,出口總額1449億元,增長18.6%,較上半年和前8個月分別提高6.1個和5.1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741.4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131元、18853元,分別增長7.3%和10.4%。城鎮新增就業12.18萬人;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
大連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有哪些亮點呢?一是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石化產業鏈正加快實現由“一桶油”到“一匹布”甚至是“一根絲”的延伸,PX、PTA年產能居全球前列,已擁有國內最大的乙烯工廠,可年產乙烯150萬噸,大石化搬遷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以大型船舶、機床、軸承、機車、制冷設備、互感器等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邁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潔凈能源以及新材料領域的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正謀劃推進。爭創國家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設立10億元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開發出氫燃料重載卡車和城市客車,4座加氫站建成運營,首批氫能公交車正式上線。密集推出700個數字應用場景項目和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十條政策,累計建成5G基站8681個,5G技術應用場景加速落地,企業上云達到了6000多家。扎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成立碳達峰碳中和項目工作專班,堅決遏制“兩高”項目,謀劃了一批能耗強度低、效益質量高的大項目?,F代服務業和農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大商所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煤炭、鐵礦石及主要農產品期貨市場,大商所前三季度期貨期權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增長12.6%和48.5%;新型消費模式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742家。
二是項目謀劃實施力度加大。全市圍繞高質量發展謀劃和包裝155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近2萬億元。前三季度,全市開復工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1394個,增長29.6%。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紅沿河核電廠二期工程5號機組已具備商運條件,金普城際鐵路已開始通車試運行,大機車老廠區搬遷已完成城鐵分廠、柴油機公司和機械加工版塊搬遷,航運中心總部大廈已取得土地手續。大連太平灣合作創新區簽約開工,大船集團搬遷、嘉吉糧油產業園、三峽風電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簽約。
三是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除涉密等不宜上網事項外,全市網上可辦率達100%,網上實辦率63.27%,成為營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全國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成功入選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位列第4位。《大連市社會信用條例》7月1日起正式實施,成為東北地區首個信用立法城市。出臺穩市場主體促經濟發展12條政策措施,前三季度,新登記市場主體8.27萬戶,同比增長24.2%。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入選全球最佳自由貿易區并名列第三位。推動建設“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成為全國與日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合作試點城市。開通大連-俄羅斯遠東地區直航航線,開通中歐班列、哈歐國際貨運班列20多條。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獲批。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249家,同比增長41.5%;利用外資7.2億美元,增長94.6%;省外實際到位資金1127.7億元,增長5%。
四是創新策源能力有效提升。發布首批58項“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榜單,47個產學研聯合體成功揭榜。舉全市之力建設英歌石科學城,科學城科技創新產業規劃及招商清單等已編制完成。先進光源大科學裝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備選項目。全市已形成區域類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3個,占全省50%。
五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大力開展“進企業、穩崗位、保用工”等22項穩就業重點活動,城鎮登記失業率3.27%,低于4.5%的控制目標。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和鄉村學校下沉,促進快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出臺《推進健康大連行動實施意見》,大連市成為國內首個在醫保服務平臺開展“惠民就醫”的城市。實施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94平方米,顯著超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出臺重點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方案,建立地方儲備糧庫存日調度制,做好儲備糧輪換和驗收工作,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