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齊河:推動政務服務向村(社區)延伸,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摘要:今年以來,齊河縣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企業群眾“好事要快辦”,持續鞏固省級村(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示范創建成果,以陣地建設、人員配備、業務辦理、服務延伸為著力點,大力開展村(社區)便民服務提升行動,全面推動政務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易辦,構建起企業群眾辦事“15分鐘便民服務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翟騰騰、趙越、記者殷曉旭報道 “我腿腳不方便,咱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上門幫我辦手續,跑上跑下,很快就把手續幫我辦好,送到家里來了”,“我沒文化,不識字,多虧了咱社區便民服務站,幫著填寫申請表”…讓群眾贊不絕口的社區便民服務站,正是山東省齊河縣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齊河縣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企業群眾“好事要快辦”,持續鞏固省級村(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示范創建成果,以陣地建設、人員配備、業務辦理、服務延伸為著力點,大力開展村(社區)便民服務提升行動,全面推動政務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易辦,構建起企業群眾辦事“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加強陣地建設,服務環境更加優質。推動便民服務站點管理和運行全域提升,縣級配套專項資金500萬元,按照“六有一能”(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網絡、有設備、有經費、能辦事)的建設標準,對108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集中提檔升級,改擴建46個,內部改造50個。全縣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統一了站點名稱、標識標牌、桌卡臺牌、事項清單、管理制度,統一下發服務指南和業務手冊,實現基層便民服務和日常管理“六統一”。此外,縣財政列支專項經費800萬元,統籌用于村(社區)便民服務陣地建設和運轉,實現了基層便民服務陣地提檔升級。
推動人員下沉,服務力量更加充實。全面保障基層便民服務隊伍支撐,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全部配備5名以上工作人員,在鎮街取消管區辦公室,管區人員全部到便民服務站點辦公。全縣4240名村干部、315名管區干部取消獨立辦公室集中入駐便民服務站,為黨員群眾提供“窗口式”服務。同時,建立了以年輕干部、黨員發展對象、后備干部為主體的社區干部隊伍,通過輪流上崗、定點服務和定時聯系等方式,進一步充實人員力量。
推進事項延伸,服務能力更加高效。按照“能放則放、就近辦理”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政務服務事項延伸下沉力度,印發了《齊河縣基層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梳理下放鄉鎮(街道)“就近辦”事項205項、村(社區)“就近辦”事項135項。探索開展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一體化改革,實現69項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在鄉鎮(街道)直接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食品經營許可、食品小餐飲小作坊登記、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再生育審批等5項高頻行政許可事項在社區當場出證。
拓寬辦事渠道,服務措施更加便捷。深化“政郵合作”模式,依托22個基層郵政網點,實現鄉鎮(街道)郵政代辦全覆蓋。大力推行“群眾點單、郵政跑單、中心做單、政府買單”的“居家辦”服務模式,82項高頻便民服務事項實現電話預約、全程代辦。拓寬“政銀合作”,將9項涉企高頻事項延伸至全縣8家銀行21個網點,在銀行網點打造了“政務+金融便民微服務廳”,實現服務前移。同時,在各服務站點建立健全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等管理制度,推行錯時延時、預約上門、綠色通道等服務機制,實現“就近能辦、少跑代辦、隨時可辦”。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