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 “十四五”開局之年釋放巨大持久新發展動能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摘要:據介紹,大連出臺《大連市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1.0版)》;建立“老”“原”“新”項目庫,入庫項目220個,總投資3032億元;制定“老”“原”“新”任務清單,定期調度,跟蹤服務。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施文郁報道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持續演變等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大連加快推進“老字號”產業數字化蝶變、“原字號”產業全鏈條延伸、“新字號”產業梯次化培育,大連工業經濟釋放巨大持久新發展動能,呈現出高質量發展態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大連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分別高于全國(10.9%)、全?。?.6%)4.8個、9.1個百分點。這是記者從大連有關部門獲悉的。
今年,大機車、大楊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居東北各地區之首;大連豪森獲評2021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是今年全省唯一入圍企業;中冶焦耐、共興達信息技術等4家企業獲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稱號;華邦化學、優迅科技等32戶企業入圍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榜單,總數達到54戶,數量在全省排第一;大連亞明、語禎物聯等4戶企業入選國家第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解決方案名單,占全省80%;5個項目獲得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貼資金;2個項目獲評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2個平臺躋身國家重點支持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名單;2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1年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名單;新認定市級創業創新示范基地6家、公共服務平臺1家;推動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數量突破8000家。
據介紹,大連出臺《大連市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1.0版)》;建立“老”“原”“新”項目庫,入庫項目220個,總投資3032億元;制定“老”“原”“新”任務清單,定期調度,跟蹤服務。另外,大連HIA印發《大連市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工作方案》,全市確定15條重點產業鏈,編制產業鏈發展行動指引1.0版本,梳理出目標企業799家,謀劃招商引資項目294個。
同時,大連深入落實《大連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大連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大連市企業上云三年行動計劃》等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各級專項政策,支持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累計發放補助資金超5億元。
據大連市工信局介紹,大連制定了《大連市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鍛造石化、裝備、消費品三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潔凈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等四大新興產業,全力打造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汽車、中高端消費品等五大超千億級產業集群。印發《關于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謀劃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工作的通知》,對各區市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項目謀劃工作做出具體要求。立足自身實際和產業發展趨勢,確定將芳烴/烯烴、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命安全等11條產業鏈作為下一步的發力方向。明確產業定位和功能區劃,精準謀劃一批投資大、拉動強、質量高的重大產業項目。截至11月末共謀劃項目770個,總投資7718億元。大連市科技局介紹,大連今年高新技術認定預計超過1200家,凈增超過500家。全年有240家雛鷹企業、57家瞪羚企業、2家種子獨角獸企業獲省科技廳新型創新主體備案。今年還有42家企業牽頭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獲省科技廳首批備案。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為秦皇島港生產的首次替代進口的國產化大型裝船機、出口越南和發榕桔鋼鐵公司的卸船機、為中廣核太平嶺1號生產的核環吊等10臺套的大型設備順利出產并發往客戶現場。由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套最大規格650L密煉生產線順利完成出廠前的負荷試車和鑒定工作,陸續發往青島某大型混煉膠生產企業。冰山集團各出資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有效利用冰山供應鏈協同平臺,在部分細分市場取得新的突破,在多晶硅領域制冷設備細分市場上成為了單打冠軍,在人工冰雪方面建設了我國最大的室內娛雪場——上海之星,在醫藥冷鏈方面建成了3個大型疫苗冷庫。
2021年,大連石化產業全年產值預計突破3000億大關,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等大宗化工原料生產能力居國內首位。芳烴、烯烴產業鏈建設穩步推進,恒力集團聚酯、樹脂、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鏈項目完成布局,為后續產業鏈延伸發展奠定基礎。中石油西中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顯著進展。西太平洋石化利潤創歷史第二好紀錄。一批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項目投產運行,石化行業產業鏈價值鏈實現雙向突破。
大連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大連現已形成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基礎化工材料、化肥農藥、輪胎、精細化工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其中催化劑、醫藥中間體、特種氣體、電子化學品、核用硼材料、殺菌劑、新型染料等在國內占有主導地位和領先優勢。原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等行業在國內也占據重要位置;對二甲苯產量全國占比27.6%;精對苯二甲酸產量全國占比32.8%?;A原料生產能力居全國首位。目前,我市整通過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改變“油頭大、化尾小”的矛盾,在“十四五”時期,我市將進一步“減油增化”,推進石化企業降低成品油產出,增產高附加值產品。
在生物制藥領域,科興新冠疫苗分裝項目順利投產,實現年分裝4億劑新冠疫苗產能。旅順中新生物港和中德生物科技創新基地、遼寧垠藝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孵化基地、萬福制藥抗病毒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CDMO生產基地、雅立峰四價流感疫苗車間改擴建等項目正加快建設。
在電子信息制造業領域,華錄(大連)數據湖產業園、達利凱普高端電子元器件等新興產業項目進展順利;佳峰電子集成電路封裝設備產品市場份額爆發式增長,產值突破1億元;泰星能源車載動力電池項目二期建成投產,產值同比增長70%;優訊科技產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英特爾(SK海力士)三期項目正在推進。
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領域,華為軟開云服務本地420家企業;大連云面向本地企業啟動SaaS(軟件即服務)化合作生態,服務近百家企業;特斯拉大連技術中心、大連數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一批行業重點企業及重大項目簽約落地。2021年前三季度,大連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422.4億元,同比增長18.33%,占同期GDP比重為7.4%。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帶動經濟增長、引領產業變革的重要動力。
大連市發改委介紹,大連市專門成立氫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大連市加快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設立10億元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拿出6000多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中觸媒純化制氫裝置和充裝站項目、大連化物所高比功率車用燃料電池開發項目等14個重大項目。目前,大連市已基本形成完備的燃料電池產業鏈。依托東北振興、長江經濟帶和滬連合作,大連市牽頭組建了“遼滬黑皖十一城燃料電池汽車合作應用群”,立足大連市發展氫能產業綜合優勢,加快培植新興產業增長點,形成氫能產業發展新格局。大連市在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邁出堅實腳步。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