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3%
摘要:抓工程建設,推進工程新建改造。省水利廳堅持以“五化”工作法為引領,制定“任務清單”“施工圖”“流程圖”“作戰圖”“專項債申請模板”,把資金籌措作為關鍵,督促指導各地申請專項債券資金、使用一般債券資金達14.79億元,各地吃透用活政策,有效破解資金短缺難題。截至去年12月6日,全省完成投資29.9億元,新建改造工程1914處,覆蓋農村居民117.95萬人,其中新增集中供水人口89.7萬人,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已達到95.3%,創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任勝章 記者 倪文忠 郭東波 為突出抓好農村供水保障,去年,吉林省水利廳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完成工程建設投資29.9億元,在推動全省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3%的基礎上,緊盯普及率100%目標不動搖,持續抓好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著力提高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同時,把工作重心進一步向工程運行管護上傾斜,推動工程持續發揮效益,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安全水、幸福水流入千家萬戶。
抓工程建設,推進工程新建改造。省水利廳堅持以“五化”工作法為引領,制定“任務清單”“施工圖”“流程圖”“作戰圖”“專項債申請模板”,把資金籌措作為關鍵,督促指導各地申請專項債券資金、使用一般債券資金達14.79億元,各地吃透用活政策,有效破解資金短缺難題。截至去年12月6日,全省完成投資29.9億元,新建改造工程1914處,覆蓋農村居民117.95萬人,其中新增集中供水人口89.7萬人,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已達到95.3%,創歷史新高。
抓縣級統管,全面提升管護能力。省水利廳針對農村供水工程點多面廣管護難度大的問題,聚焦農村供水工程由村屯粗放管理向縣級統籌規范化管理轉變,把運行管護作為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調研指導組,研究破解長效管護問題,推動農安、梨樹等66個縣(市、區)通過建立縣級維修養護隊伍、購買服務或城市水務公司統管等方式初步實現縣級統管。全省安排中央和省級維養資金1.09億元,落實縣級財政預算維養資金6023萬元,維修養護工程5238處,覆蓋人口322.1萬人,有效保障了工程長效運行。
抓水費收繳,實現管理新突破。為提高供水保障水平,省水利廳進一步強化計量設施安裝,加快推進按戶收費、計量收費,把水費收繳擺上重要位置,牢牢抓住這個支撐工程長效運行的“牛鼻子”,推動收取水費工程占比達到99.7%,用水戶繳費工程占比達到93.5%。其中,吉林省大安市、榆樹市和松原市寧江區在推動供水工程實現收費到戶的基礎上,還將水費納入鄉鎮統一管理;鎮賚縣選取部分工程安裝IC卡表開展計量收費試點,全省水費收繳管理實現新突破。
抓問題動態清零,確保工程長效運行。省水利廳突出抓好全面排查和動態監測,特別是充分發揮暗訪專班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銷號,確保農村供水保障問題動態清零。設立省市縣三級監督電話78部,暢通群眾反映問題和舉報渠道,建立“限期+回訪+考核”動態清零流程化管理機制,實行臺賬銷號管理。同步充分用好考核“指揮棒”,倒逼各地履職盡責,確保農村供水工程長效運行。
抓信息化管護,實現在線數據監測。去年,省水利廳以信息化監管為突破口,編制印發了《吉林省農村供水監管運管平臺設備設施技術指南(試行)》,開展了3258處供水工程在線數據監測建設,并實現全面上線試運行。同時選取10個縣市開展試點建設,以安裝供水工程水量實時計量設備、供水廠房和水源地視頻監控、溫度監控設備等為重點,逐步實現全省農村供水工程實時監控、智能化管護,著力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現代化管理水平。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