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保供穩價政策持續顯效
摘要:1月至12月平均,豬肉價格同比下降了30.3%。為了避免豬肉價格大起大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積極調控生豬價格,不僅通過定期啟動收儲政策推動市場行情平穩有序,還多措并舉對養殖端給予政策支持,降低養殖成本。
本報記者 | 郭丁源
“逆勢上揚”“顯著增強”“全面實現”,1月17日,2021年全年經濟數據喜人。“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當天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介紹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主要指標實現預期目標。
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這一年的國民經濟運行不僅穩字當頭,更有穩中求進。“穩”,是2021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突出的關鍵字。
為何如此強調一個“穩”字?正是隨著保供穩價等措施落地見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1%,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總量在增長、結構在優化、民生在改善、動能在蓄積,這都表明中國經濟底氣充盈、步伐鏗鏘、前景光明。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組亮眼的數據——2021年全年價格指數,并發布了2021年12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其中,居民消費價格的表現備受關注。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過去一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呈現出低位平穩運行態勢。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時表示,2021年12月份PPI環比由平轉降,同比漲幅回落。12月份,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疊加原油等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影響,工業品價格有所回落。
作為“百價之基”的糧食價格在2021年運行平穩,1月至12月平均,居民消費價格糧食項同比上漲1.1%。價格穩的背后是我國糧食的再獲豐收,2021年,我國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隨著生豬產能養殖繼續恢復,2021年,占CPI權重較高的豬肉價格已基本恢復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1月至12月平均,豬肉價格同比下降了30.3%。為了避免豬肉價格大起大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積極調控生豬價格,不僅通過定期啟動收儲政策推動市場行情平穩有序,還多措并舉對養殖端給予政策支持,降低養殖成本。
2021年,在重要民生商品中,鮮菜價格變動幅度較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迅速采取了多項措施,要求各地及時改種補種、支持種植速生蔬菜,部署疫情城市做好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產調運工作,全力保障了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1月至12月平均,鮮菜價格同比平均漲幅5.6%,與往年平均水平相當。
截至目前,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在2021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企業利潤表現尤為突出。不論是累計同比增速,還是以2019年為基礎計算的兩年平均增速,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均顯著高于其他主要指標。例如,遼寧省近日舉辦的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到,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工業運行整體呈現“穩、升、好、進”態勢。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刊文指出,總的來看,2021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主要指標實現預期目標。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階段,要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