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堅持動態清零基礎上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
摘要:一是要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建立長期化、常態化防控體制、機制,特別是民眾的心理建設。二是要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這方面我們的建議包括:首先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與弱勢群體的保障與支持;第二就是擴大基建,穩定就業;第三是擴大再教育規模。保市場主體保民生基礎之外,要考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4月1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與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聯合主辦的大金融思想沙龍——“金融助力十四五新開局”系列沙龍第23期(總第180期)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做題為“GDP 5.5目標下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主題報告,戴穩勝認為,為應對國內外的嚴峻形勢,需要適當超前、從快出臺一些政策。但是考慮到國際大環境,為刺激經濟而一舉用盡財政金融政策是不可能的。必須要在堅持動態清零的基礎上,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
2021年我國科學統籌防疫與發展,社會經濟平穩發展,實現了年初制定的主要目標。特別是外貿和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越了往年,不過服務業受疫情反復的沖擊波動較大。今年盡管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的影響,前兩個月經濟表現尚可,但受疫情影響,三月經濟數據可能不及前兩個月。
目前國際環境異常復雜,全球經濟有衰退直至危機的可能。從國際環境來看,美聯儲3月加息縮表,雖然沒有十分靠譜的加息理由,對于美國抑制通脹基本上起不到作用,但卻可能把美國經濟帶入“一地雞毛”進而把全球拖入衰退。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國外勞動力可能供給不足,今年中國的外貿形勢可能會相當嚴峻。從國內環境來看,國內疫情反復,引起的物流阻塞、產業鏈緩慢運轉會持續影響國內經濟;此外民間資本信心不足。但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只要多舉措并施,全國上下同心,財政保穩定,金融促發展,通過不懈的努力應該可以實現5.5的目標。
在應對國際形勢方面,一是要繼續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以“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維系外部循環,并努力維持歐美市場,促進雙循環的實現。二是堅守原則不動搖,絕不拿原則問題做交易。應對國內形勢方面,一是要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建立長期化、常態化防控體制、機制,特別是民眾的心理建設。二是要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這方面我們的建議包括:首先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與弱勢群體的保障與支持;第二就是擴大基建,穩定就業;第三是擴大再教育規模。保市場主體保民生基礎之外,要考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伍戈博士,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錢宗鑫參與研討。沙龍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所長助理曲強主持。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