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工業元宇宙破局 需找準五個突破口
摘要:工業有一個突出標志,就是工業生產能力革命性的提升。由于工業大規模的生產,產品需要賣到更遠的地方,需要不斷突破市場的原有邊界,這導致一方面工業的中間環節不斷增多,另外一方面價值不斷下沉。
編者按
自2021年10月Facebook正式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向元宇宙公司轉型后,元宇宙在學術界、投資界和包括工業界在內的產業界掀起了巨大熱潮,很多組織包括工業企業都趨之若鶩,紛紛入局。但環顧市場,元宇宙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其實質進展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11月17日,在深圳舉行的2022中國互聯網大會工業元宇宙論壇上,線上參會的中國傳媒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道軍教授,在演講中對數字經濟大潮下工業元宇宙如何破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報編輯部特將他的講話內容編輯刊發,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認識元宇宙這一新事物。
孫道軍
觀察一年來元宇宙的實際情況,還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級的應用真正落地,整體看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此,IBM全球首席設計官西布魯克先生有一個形象的說法——面對元宇宙不少企業在“舔餅干”。意思是面對一個新興產業,每一個企業都不想錯過,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不至少“舔”一下“餅干”的話,他們就會被遠遠甩在后面。事實上,他們還不確定這塊“餅干”到底能拿來干什么,以及如何利用這塊“餅干”為客戶、員工及整個企業帶來新價值,這導致許多公司在“舔”到“餅干”之后又放了回去。為什么面對元宇宙不少企業仍在“舔餅干”?在對部分企業進行調查之后,發現有一個基本的邏輯需要澄清,有五個方面需要突破。
元宇宙將是工業4.0時代比較重要的社會系統形式。在研究工業演化的歷史中有一個相對共識的結論,即工業是在研究“物理精準”和“組織協同”的兩個方向向前發展。“物理精準”指的是工業通過尋找更精準的物理建構來實現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提供更大的供應鏈價值;“組織協同”指的是工業系統參與主體通過自識別、自適應和自學習來實現主體之間更緊密的相互依存和協同進化,以減少主體之間因為過度競爭和沖突產生不必要的消耗。
工業元宇宙的先行者已經在這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西門子和英偉達。在他們所實踐的元宇宙工廠中,除了傳統的機械手以外,有大量的數字人來操作運營,它不僅可以用來仿真模擬、試錯優化,還可以對工人進行培訓。
第一個是認知的突破。有兩組概念——數字經濟與共享經濟、數字化與信息化。所謂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基礎的經濟,離開了數據經濟就難以運行;而共享經濟是下一代主流的經濟形態,因為傳統的管道化發展模式存在嚴重的冗余和重復問題,導致工業成本高企到整個體系難以為繼。
共享是傳統工業擺脫成本困境的根本解決方案,但共享必須要以數字化為支撐,因為離開了數字化共享主體之間很難自識別、自適應和自學習,所以共享經濟是數字經濟的一種重要形態。
信息化是面向流程的,即通過大量的工業管理信息系統來實現工業鏈路主要環節的信息化,通過每個環節流程的信息化來提升工業運營效率,降低成本;而數字化是面向對象,面向主體的,通過對象和主體的數字化來實現工業系統全要素的數字化,也包括其鏈路和觸點及各觸點關系的數字化。
數字化與信息化不是一種替代關系,管理信息系統肯定需要數字化,即實現管理信息系統的數字化應用,包括各個管理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及信息的流動和制度化應用。
數字化將推動工業系統實現三大轉型:一是客戶體驗的轉型,包括客戶旅程觸點的全面管理,即觸點的客戶理解、營收增長。二是流程的轉型,包括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統和數字化的應用,作為關鍵要素的工人使能及績效管理的數字化升級。三是商業模式的轉型,包括工業業務的數字化改造以及應用這種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數字業務。另外,還有數字的全球化。因為全球經濟在向社區分布式的方向發展,而社區分布式發展必須要有數字進行支撐,所以數字化也是全球化的一個必然趨勢。
第二個是基礎的突破。認知突破中提到工業數字化的核心是工業系統和全要素的數字化,就是常說的數字孿生,也就是說要按照工業實體的要素使其擁有一個數字的孿生體。這個數字孿生體需要擁有自己的自主意識,能夠自主識別、自主適應、自主學習,完成大量簡單重復的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實現虛擬和現實的共生,即實體和虛體需要同步協同、相融相長。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因此數據必須是公共的、開放的、共享的,每一個企業都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去使用數據,絕對不能由某一家企業或者某一個平臺控制,否則整個數字經濟將失去動力和公平。除了數據之外,大量的能力也應該是公共的、開放的、共享的。所謂的能力,指的是應用數據的基礎算法和基礎算力。
第三個是組織的突破。每一個經濟形態都會有一個新的組織形態相匹配,數字經濟的基礎是數據,共享經濟是數字經濟的主要形態。由于工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所以要素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實現工業數字化,就要實施數字孿生工程以及包括數字應用的算法算力的搭建,它絕非是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自完成的,需要整個產業聯合起來,通過分工機制來實現。因此,要發揮政府和行業組織的主導作用,產業聯盟在工業演化過程中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成為下一個時代一種主要的工業產業形態。
另一個組織形態是生態系統。工業系統的差異主體在共創、共享和共治意識的指導下,通常是靠自主發展來實現自主協同,這種組織形態將解決工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路徑過長、冗余嚴重和過度競爭的問題。其中,創作社區是一個重要的代表形態。因為工業必須進入以創造為驅動的新時代,即以創作者為中心、以創造者為領導,來建立全新的社區生態系統。支撐這一生態系統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是要有更好的授權平臺,即創作者的作品需要有更好的確權、授權、流通和交換。而這個授權平臺就是一種數字化的被稱為NFT(非同質化通證)的平臺。
第四個是人才的突破。數字孿生工程的實施,不僅需要將工業系統的要素加以準確的定義、分類,而且需要對要素進行數據編碼、數據編譯,這一工作需要大量的實業“工匠”和掌握數據編譯編碼技術的新型人才,這就需要對原有的工業人才進行重構,產生新的能力,這也為下一代人才發展提供了發展方向。
以Z世代為代表的新生代,為這類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比較好的基礎。因為他們本身是在多元興趣培養、二次元體驗以及游戲生活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喜歡追求自我表達和自我實現,具有擺脫傳統管道化系統約束的強烈沖動。他們通常上班的時間是在系統內,下班是在系統外;白天在實體世界,晚上在虛擬世界。所以他們先天就是元宇宙的原住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靈活用工將是一種主要的用工模式,這種模式為那些基于個人興趣而活的新生代,去表達自我和實現自我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和無限可能。
第五個是應用的突破。工業有一個突出標志,就是工業生產能力革命性的提升。由于工業大規模的生產,產品需要賣到更遠的地方,需要不斷突破市場的原有邊界,這導致一方面工業的中間環節不斷增多,另外一方面價值不斷下沉。營銷和銷售就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創作設計和精益生產在工業供應鏈中的主導作用,導致工業鏈路變得冗長,成本不斷增加。另外,工業發展至今主要受管道化思想的主導,企業普遍是在一種相對封閉的框架中發展的,通常是獨立完成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和營銷,各自為陣。所以,工作上存在較多的重疊和重復,因此現在提出去中心化、實現生態共享,是工業擺脫現有成本陷阱的一個主要共識,而元宇宙則是下一個時代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研究發現,那些自我表達需求強烈的奢侈品行業和需要深度體驗驅動的工業品行業可能是突破口,他們中的一些企業已經在元宇宙的營銷和銷售領域進行了嘗試,對鏈路的突破也有所啟示。例如,奢侈品公司Gucci和Roblox合作打造了古馳小鎮,數字人可以在虛擬小鎮上去逛虛擬的服飾商店,如果發現感興趣的虛擬服飾,可以試穿試戴,對于自己看中的商品可以指定下單,線下的實體人很快就能收到實體的產品。在這個Roblox平臺上注冊的每一個實體人,他們在元宇宙中都有一個數字孿生,這些人在平臺上已經形成自己的區域、生活習慣,他們總是先在元宇宙通過虛擬體驗找到自己的最愛。Gucci和Roblox的實踐可能代表了未來工業元宇宙的一種領域突破,建議大家持續關注。
(本文系根據中國傳媒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道軍教授在2022中國互聯網大會工業元宇宙論壇的線上演講整理而成)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