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民:應加大力度促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
摘要:加強監管的目的是為了被監管者——企業更健康、更規范地發展。所以,既要抓監管也要顧及發展,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抓監管要顧及對發展的影響,抓發展也要考慮監管的需要。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于線上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在大調整中溫和復蘇的中國宏觀經濟”。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受邀出席論壇并講話。
楊偉民表示,在經濟發展方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要之務就是力促我國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為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心任務的提出,二是首要任務的提出,三是高質量發展內容的提出。
楊偉民認為,政策措施要聚焦到關鍵點上。一是針對居民消費收縮的問題,應將以擴大投資為主的擴大內需政策,轉變為以擴大居民消費為主。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要服從和服務于政策出發點。同時,要把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并加快推進,比如實行對居民讓利的金融政策,給居民減稅降費的財稅政策。
二是針對房地產下滑問題,制定綜合性、長期性、制度性的房地產新政。我國有3億左右的人口在流動,居民住宅還是有需求。近期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政策16條,楊偉民認為這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明年還應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要求,瞄準新的住房制度,多部門協同,盡快制定一個綜合性、長期性、制度性的房地產新政。
三是針對平臺經濟預期不穩問題,出臺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央政治局會議兩次強調,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楊偉民認為,應認真貫徹黨中央這些決策精神和要求,加快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給平臺經濟以穩定預期,盡快扭轉代表預示未來增長的引擎動力減弱的問題。
楊偉民還表示,經濟治理方式要轉到系統關鍵的原則上,按照系統關鍵原則來完善經濟治理。在工作上應把握好一些平衡,一是要把握好多目標的平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是多元的,但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這就是說目標之間有主次、有先后,不能為了其他目標而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二是要把握市場和政府的平衡。要按照黨的二十大關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來行事,更多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三是要把握好發展與監管的平衡。加強監管的目的是為了被監管者——企業更健康、更規范地發展。所以,既要抓監管也要顧及發展,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抓監管要顧及對發展的影響,抓發展也要考慮監管的需要。
四是要把握長期與短期的平衡。對長期目標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打持久戰,不能打成攻堅戰、殲滅戰。
五是要把握政策間的平衡,各部門、各地區制定政策都應該瞻前顧后。站在本地區、本部門職責的立場來制定政策是無可厚非的,但都應顧及對全局、對其他行業的影響等。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