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中國多部門合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2023-07-15 08:09 中國新聞網
脫貧攻堅

摘要:方光華表示,要傾斜選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典型項目,示范引領民營企業依托脫貧地區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幫助延長縣域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開展人才培訓,扶持民眾創業,促進脫貧人口就業增收。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中國多部門合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2023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根本的任務是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受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部分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面臨挑戰。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中國多部門多舉措合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超3000萬

2022年以來,國家鄉村振興局積極做好就業和產業幫扶“兩個關鍵”,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2022年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111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5%,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4342元、同比增長14.3%。

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14日在七部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會上指出,今年脫貧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就業和產業持續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鄉村振興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規模3259萬人,超過年度目標任務240萬人,已連續4個月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幫扶產業也有新發展。

“部分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仍面臨挑戰”,劉煥鑫說,一些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較多的行業恢復正常還需要一個過程,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面臨較大壓力;一些貧困地區幫扶產業基礎薄弱、發展不充分。近一個時期,牛羊肉等畜產品價格下跌對一些地區脫貧人口增收造成影響。

做好“土特產”文章 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在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這個問題上,必須常抓不懈、抓細抓實,絲毫不能掉以輕心。”劉煥鑫說,要培育提升幫扶產業,指導推動各地做好“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推進全產業鏈開發,強化科技支撐,打造區域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不具備進行大規模生產條件的地方,引導其發展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產業。

全國婦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杜芮表示,要大力發展婦女特色優勢產業。要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把不起眼的“土特產”,變成致富路上的“新點子”,強化品種、品質、品牌效應,打造“婦字號”產業。引導女性發展休閑產業、鄉村旅游、手工編織、巾幗電商等特色優勢產業,幫助更多農村女性增收致富。

多舉措帶動就業增收

劉煥鑫要求,要推動各地用好就業政策,按照“有組織、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務”的思路,做好脫貧勞動力就業工作。深化東西部協作,簡化程序落實好對脫貧勞動力跨區域務工交通補貼政策,規范鄉村公益性崗位管理,促進幫扶車間健康發展。在實施鄉村建設項目中,要更多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帶動就業。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方光華指出,今年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全國工商聯摸底分析東、中、西部“萬企興萬村”行動的開展情況,既發現一些共同特點,同時也發現地區之間的差異。東部絕大多數縣市和中部部分縣市,縣域經濟比較發達,民營企業形成集群,具備充足的條件。而中部一些縣市、西部多數縣市對產業發展的統籌能力還比較薄弱。我們要加強對不同地區、同一地區不同區域“萬企興萬村”行動的分類指導。

方光華表示,要傾斜選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典型項目,示范引領民營企業依托脫貧地區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幫助延長縣域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開展人才培訓,扶持民眾創業,促進脫貧人口就業增收。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經濟觀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中國多部門合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