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列1.98萬畝用地指標 廣西強化資源要素供給賦能鄉村振興
摘要:2023年,廣西自然資源廳單列下達33個原國家貧困縣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98萬畝,并要求各設區市每年單列不低于5%的計劃指標,保障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用地需求。
中新網南寧5月31日電(林艷華 黃尚寧)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統籌抓好資源要素保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支撐。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采取政策供給、規劃保障、資源賦能、資金項目支持等組合措施,僅33個原國家貧困縣就單列下達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98萬畝,有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5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西統籌資源要素保障助推鄉村振興相關工作情況。
廣西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玉彤介紹,該廳聚焦鄉村振興用地保障難點堵點問題和鄉村產業發展新需求,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政策文件,形成自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先后出臺《強化鄉村振興用地保障若干措施》主文件和《關于強化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等3個配套文件,明確強化村莊規劃編制實施、降低設施農業用地成本、維護鄉村產業主體合法權益等措施,有效填補有關政策供給空白區,激發鄉村振興發展的內在動力,其中部分政策屬全國首創。
據介紹,廣西自然資源廳積極發揮村莊規劃對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指導市縣統籌村莊分類和布局、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基層通過空間騰挪的方式盤活利用村莊用地。積極探索推廣“數據共享+技術賦能+多方協同”的低成本實用性簡易型村莊規劃編制新模式,村莊規劃編制費用由平均每個行政村33萬元降低至17萬元。同時加快推進有需求、有條件的行政村編制村莊規劃,2024年協調落實1.93億元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支持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廣西已累計完成6300個行政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
建設用地是鄉村發展振興的基礎要素。2023年,廣西自然資源廳單列下達33個原國家貧困縣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98萬畝,并要求各設區市每年單列不低于5%的計劃指標,保障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用地需求。
在資金項目支持方面,該廳注重發揮自然資源政策優勢,2023年統籌近68.7億元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其中,通過自治區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等,為脫貧攻堅后續扶持和鄉村振興籌措資金56.93億元;持續推進砂石土“凈采礦權”出讓,2023年出讓“凈采礦權”36宗,成交金額43.22億元,直接服務于鄉村振興3.25億元;在46個縣(市、區)273個行政村(社區)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62個,試點面積達467.55萬畝,下達獎補資金5.54億元。
此外,廣西自然資源廳還統籌中央及自治區資金2.975億元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和搬遷項目128個,受益人口6.4萬人。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監測預警設備安裝2970處,提高了地災監測預警水平。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單列1.98萬畝用地指標 廣西強化資源要素供給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