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為動蕩的世界打造穩定的錨
摘要:今年上半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8.4%,新接訂單量同比增長43.9%,手持訂單量同比增長38.6%,以載重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5.0%、74.7%和58.9%。這是一組非?!皬姾贰钡臄祿?/p>
季曉莉
7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5%。其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表示,中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引擎。
就拿出口最火爆的船舶業來講,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8.4%,新接訂單量同比增長43.9%,手持訂單量同比增長38.6%,以載重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5.0%、74.7%和58.9%。這是一組非常“強悍”的數據。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其中,與東盟、拉美、非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均出現明顯增長,部分指標增速甚至達到兩位數。與發展中國家的強勁貿易表現相匹配的是南南貿易環比增長2%,且主要發生在東亞地區內。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扎夫爾近日表示,馬中經貿聯系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馬來西亞的電子產品、礦產品、棕櫚油、橡膠等產品受到中國歡迎;中國對馬投資刺激了馬基礎設施改善和制造業增長,創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技術轉移?!秴^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實施,讓亞洲各國貿易往來趨于頻繁,經濟互利效果逐步顯現,這也是亞洲經濟相較于其他區域更為穩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與之相對,全球范圍內通脹上行風險仍在加大,有些國家貿易摩擦加劇、政策不確定性增加,這不僅將威脅全球經濟增長,還將對新興經濟體產生負面溢出效應。
例如,美國通過發布《通脹削減法案》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措施,特別制定了針對中國產品及產業鏈的歧視性政策。然而,該法案并不能拯救美國的電動汽車業,反而會成為拖累美國汽車業電動化轉型目標實現的最大障礙。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阻礙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為全球貿易增長帶來下行風險。
當這個世界的經濟發展失去了原有的穩定性,甚至別人一定要“脫鉤斷鏈”,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先牢牢抓住經濟的底盤,再通過與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存在較強互補性的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合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優化,才能在疾風暴雨里順利穿行,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