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摘要: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我國必須統籌好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張守營
《中國式現代化藍皮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報告(2024)》預測,到2035年,我國人均GDP有望達到3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將超過8億人。這不僅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成果的一種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路徑的指引。在這一過程中,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
首先,高質量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由之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存在區域間、城鄉間、行業間的不平衡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報告》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高質量發展。這意味著,我們要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結構的優化、效率的提升和動能的轉換。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收入分配公平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秷蟾妗窂娬{,要讓人民群眾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必須關注收入分配問題。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這不僅影響社會公平,還可能制約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因此,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優化再分配政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關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讓每一個公民都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再次,人口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因素。《報告》指出,我國人口發展面臨少子化、老齡化等問題,提高人口素質成為適應新形勢的現實需要。為此,我們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完善教育體制,加強技能培訓,促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人口規模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此外,生態現代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秷蟾妗访鞔_提出,到2035年,我國生態環境將根本好轉,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系統到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現代化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最后,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我國必須統籌好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這意味著,我們要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同時,我們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總之,邁向2035年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既要正視發展中的問題,也要把握發展的機遇。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高質量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
面向未來,我們要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我們要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我們要攜手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