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統攬 不斷開創甘肅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摘要:甘肅省能源局副局長王永杰表示,上半年全省能源工作以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統攬,以完善體制機制為支撐,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取得了亮眼成績。
中國發展網訊 朱永先 記者王斌報道 在近日舉行的甘肅省“2024年上半年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甘肅省能源局副局長王永杰表示,上半年全省能源工作以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統攬,以完善體制機制為支撐,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取得了亮眼成績。
一是新能源產業邁上新臺階。甘肅省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做好“追風逐日”“風光無限”文章,上半年全省新增新能源并網裝機522萬千瓦,累計達到5700萬千瓦、占全省發電總裝機的62.2%;新能源發電量408億千瓦時,占比達到37%,兩項占比均居全國第二。風電成為全省第一、光伏成為第二大電源,新能源利用率達到93%。完成綠證交易575萬張,實現綠電交易量6.1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645%。新增新型儲能并網裝機53萬千瓦、累計達到366萬千瓦,居全國第四。引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160多個,總投資超1500億元,完成投資360億元。
二是傳統能源取得新發展。堅持擴煤、穩油、增火電齊抓,不斷夯實全省能源供給保障“基本盤”。煤炭方面,建成投產銀玄、長征2處煤礦,紅沙梁露天礦等煤礦試生產,新增煤炭產能400萬噸,原煤產量3423萬噸、同比增長16%,增速居全國首位。油氣方面,上半年生產原油641萬噸,同比增長10.2%;電力方面,常樂電廠、張掖電廠等擴建項目加快建設,秦川、金塔等16項電力主網架工程穩步推進。
三是電力外送形成新品牌。立足省內、放眼全國,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能源輸出基地和“清潔隴電”品牌,上半年,全省外送電力246億千瓦時,覆蓋25個?。ㄊ?、區),外送規模全國第二,為能源綠色轉型作出積極貢獻。電力外送工程提質提速,酒湖直流穩發增發;隴電入魯加快建設,將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運;隴電入浙是世界首個柔性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經過甘浙兩省不懈努力,于7月底核準開工,創全國同類工程前期工作最快紀錄(322天);隴電入川前期加快推進,力爭年內核準開工。
四是社會用能實現新增長。堅持增負荷促消納,促進新能源就地就近利用。上半年,全省最大用電負荷達到2322萬千瓦,同比增長10.4%,全社會用電量8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管道天然氣消費量23.1億立方米,汽油、柴油消費量258.5萬噸。
王永杰介紹,取得以上亮眼成績,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項工作措施的推動。一是抓統籌重謀劃。以機構改革成立省能源局為契機,加強頂層設計,有效提升政策供給的精準性和集成度,報請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實施意見》《推進新時代甘肅能源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一攬子”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全省能源發展的目標思路和重大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能源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抓試點強示范。搶抓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獲批機遇,圍繞打造新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安全保障、能源綠色轉型、新能源產業升級四個高地,制定出臺《甘肅省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建設方案》,探索推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新模式新路子,以點帶面、整體推進黃河上游新能源基地和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建設。三是抓管理提效能。制定《甘肅省新能源建設指標分配辦法(試行)》《甘肅省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評價辦法(試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能源項目領導包抓、定期調度、監測統計、督導通報等方面的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監測統計,動態掌握能源項目建設進展,及時發現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四是抓項目擴投資。把項目建設作為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的“強引擎”“硬支撐”,持續強化能源項目督導調度,積極推進煤礦項目核準審批,加快推動風光電大基地、骨干網架、外送工程、油氣管網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五是抓安全保生產。深入開展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加強水電站、儲能電站等重點部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油氣長輸管道保護工作,能源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堅持多方聯動、齊抓共管,引導能源企業扎實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能源行業應急響應綜合能力。
“下一步,甘肅省能源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甘肅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部署要求,全力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奮戰下半年,力保全年旺,以實干實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不斷開創全省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王永杰表示。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