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我國力爭2035年將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2025-04-27 11:41 中國發展網
高標準農田

摘要:在建設布局方面,提出要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空間布局和時序安排,優先在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以及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地區開展建設,并進一步明確了高標準農田限制建設和禁止建設區域。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陳薈詞報道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5億畝,累計改造提升2.8億畝,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000萬畝;到2035年,力爭將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累計改造提升4.5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億畝。

在建設布局方面,提出要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空間布局和時序安排,優先在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以及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地區開展建設,并進一步明確了高標準農田限制建設和禁止建設區域。

在建設標準方面,明確以“一平”(田塊平整)、“兩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產量、效益)為基本標準,合理確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投入標準。同時,要求通過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實施細則,形成層次分明、上下銜接、務實管用的標準體系。

在建設內容方面,提出要將建設重點放在田內,新建項目優先開展田塊整治、田間灌排體系、田間道路和電力設施配套等基礎建設,著力提高農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澇災害能力、機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項目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補齊田間設施短板弱項。

《方案》強調,推動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補劃調整、水資源配套、資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協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農田補劃調整,提出對資源稟賦好、生產潛能大、不在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耕地上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按要求及時劃為永久基本農田。二是水資源配套,提出統籌實施高標準農田和灌區建設,堅持以水定地,合理確定灌溉發展規模及布局,科學有序推進不同類型水源工程建設。三是資金投入,提出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運營管護多元化投入機制。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