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出臺穩就業穩經濟五方面若干舉措
摘要:在支持就業方面,主要包括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等。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 付朝歡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4月28日,國新辦就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四部門有關負責人出席并答記者問。
對于這個議題,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此前,4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就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進行了研究。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28日的發布會上介紹,相關政策舉措與去年9月份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部署任務形成接續,具體包括支持就業、穩定外貿發展、促進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等五方面內容。
若干舉措將成熟一項、出臺一項
發布會伊始,趙辰昕介紹了五個方面的政策舉措。
在支持就業方面,主要包括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等。
在穩定外貿發展方面,主要包括“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幫助出口企業規避風險、擴大服務產品“出海”、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等。
在促進消費方面,主要包括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推動汽車消費擴容、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
在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大力提振民間投資積極性、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在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等。
趙辰昕表示,這些政策都注重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將成熟一項、出臺一項。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會同各有關方面抓好若干舉措落實,同時還將常態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預研儲備,充分備足預案,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出臺增量儲備政策。”趙辰昕說。
對實現今年目標任務充滿信心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4%,比去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呈現向好態勢。這一增速還是在去年同期5.3%的較高基數下取得的。”趙辰昕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績單,有內涵、有特點。這份成績單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活力足,充分展現了高質量發展在扎扎實實推進,充分展現了我們在鞏固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一季度成績的取得,為今年全年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趙辰昕表示,展望下一步,盡管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外部沖擊影響加大,但更要看到,我們有改革開放深化、市場需求廣闊、產業基礎扎實的有利條件,有宏觀政策發力、供需循環暢通、經貿空間拓展的穩定支撐,還有豐富的政策儲備和充分的政策空間,將加快實施穩就業穩經濟若干舉措,推動各項政策盡快出臺實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實施效果,確保直達群眾和企業。同時,加力推動既定政策落地見效,包括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用好今年國家層面5萬億元投資資金、加快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這些政策大部分將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斷強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就業政策工具箱充足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四穩”新表述,即“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就業被擺在“四穩”之首,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介紹,今年一季度,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08萬人,同比增加5萬人,快于時序進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是5.3%,低于預期控制目標。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
俞家棟同時坦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外部沖擊影響加大,美國輪番加征高額關稅,部分外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部分勞動者就業崗位受到影響,就業壓力持續上升。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一是持續挖潛擴容就業空間;二是打好穩就業政策組合拳;三是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四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五是加強就業公共服務。
俞家棟表示,目前就業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勵企業吸納就業、支持企業穩崗擴崗、促進勞動者提升技能和就業創業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儲備,將會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
更好發揮內需主動力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之首。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我國擴大內需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趙辰昕表示,更好發揮內需主動力作用,具體思路和方法也非常明確,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做強國內大循環。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扎實做好三方面工作:
提振消費方面,近期已經下達今年第二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前兩批一共下達超過1600億元,后續還有1400億元左右,會根據各地支付進度陸續下達。還將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創設專項再貸款工具,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發展的支持。同時,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并抓緊出臺各領域專項措施,指導限購城市針對長期搖號家庭和無車家庭等重點群體定向增發購車指標。
擴大投資方面,將工業軟件等更新升級納入“兩新”政策支持范圍,加快消費基礎設施、社會領域投資,制定實施充電設施“倍增”行動,支持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設停車位。力爭6月底前下達2025年“兩重”建設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項目清單,同時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暢通循環方面,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開展為期半年左右的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加快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幫助外貿企業拓內銷。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700個基礎場景深度融合。
當前,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強大國內市場更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一是擴圍提質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二是推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三是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四是舉辦“購在中國”系列活動。
各項穩外貿政策持續落地見效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但廣大外貿企業不斷堅定發展信心,各項穩外貿政策持續落地見效。”盛秋平表示,為幫助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商務部將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持續豐富穩外貿政策工具箱,適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
盛秋平介紹,4月22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幫助外貿企業拓內銷、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的“一攬子”政策。通過“政策+活動”雙輪驅動,對受到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加大市場渠道、國內消費、財政金融、服務保障等四個方面支持力度。
盛秋平還提到,近期,國務院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我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到了178個。商務部將推動新設綜試區盡快落地見效,同時大力開展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品牌培育、國際合作等專項行動,推動綜試區建設提檔升級。
此外,商務部還將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多公共信息服務,幫助其開拓國際多元市場;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和覆蓋面,讓外貿企業更有底氣去接單。
精準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介紹,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圍繞穩就業、穩增長重點領域,精準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精準加力穩就業。更大力度推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加大對返鄉農民工、新市民、高校畢業生、婦女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支持力度。
精準加力穩外貿。指導金融機構對外貿依存度高、暫時遇到困難、產品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保障合理融資需求。
精準加力促消費。著重從服務消費供給側發力,聚焦文旅體育、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與其他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動服務消費供給大幅提升和改善。
精準加力擴投資。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做好“兩新”“兩重”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
鄒瀾透露,中國人民銀行還在研究豐富政策工具箱,將適時推出增量政策。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