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傾心援彝結碩果?鄉村振興打基礎 ——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用實干譜寫脫貧攻堅之歌

2021-01-09 14:48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綿陽 脫貧攻堅 產業扶貧 鄉村振興

摘要: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在區政協的指導下,以推動產業扶貧為核心,以促進就業脫貧為目標,以助力扶貧扶志為重點,變單向幫扶為雙向合作,用心用情助推大涼山民族鄉村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開局。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在區政協的指導下,以推動產業扶貧為核心,以促進就業脫貧為目標,以助力扶貧扶志為重點,變單向幫扶為雙向合作,用心用情助推大涼山民族鄉村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開局。

扶貧不圖名,幫扶不添亂,實干見真情

幫扶工作隊隊長張軍深入田間地頭和群眾研究蔬菜產業。

張軍是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一名干部,負責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統建房建設工作。他積極響應四川省委組織部號召,主動請戰,經過組織考察選派到昭覺縣日哈鄉掛任日哈鄉黨委脫貧攻堅專職副書記、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2017年12月,張軍來到昭覺縣日哈鄉。剛到大涼山時,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和巨大的工作壓力,面對家中年幼的孩子和經常生病需要照顧的老人,張軍總是堅強地挺著,用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與執著、堅韌與不屈,將困難化解在自己手中,把自己的心和日哈鄉637戶、3251位貧困群眾牢牢地結在一起,同心同向,共謀發展。

從黨建抓細抓實,促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日哈鄉列托村易地搬遷安置分房儀式現場。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如何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先摸清情況,再對癥下藥。”帶著問題與思考,綜合幫扶工作隊背上礦泉水,拉上鄉上的扶貧干部,帶著鄉政府會彝語的干部,走村入戶,同老鄉拉家常談愿望,同村組干部討論怎樣挖掘當地百姓發展的內生動力。工作隊走遍了日哈鄉的10個村300余戶,入村入戶300余次,掌握了大量一手數據,認真分析總結了日哈鄉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10個村基層黨建整體比較薄弱,組織建設不健全;一些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思路不寬、辦法少,新點子不多;少數村社干部工作方式簡單化,家族決策村內事情的現象個別存在;干部只有致富愿望但無致富思路,工作缺乏前瞻性創造性,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能滿足群眾的現實需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力不從心;彝族干部普通話講得不好,對黨的政策理解不夠重視等。針對薄弱環節,城郊鄉勤練“內功”,配好配強一個致富型、示范型的班子,培養一批知識型、能人型的幫帶隊伍,培訓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術的隊伍。通過政治引領強化向心力,堅強基層“堡壘”,讓黨員同志發揮領頭羊和主心骨的作用,通過模范性、表率性的作用把人民群眾感召引領起來,激活投身到脫貧攻堅戰間距任務中去的強大內生動力。

重教育從娃娃抓起,夯實人才基礎

娃娃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涼山發展的希望。涼山農村師資力量薄弱、硬件和基礎差,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對于新事物接受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不夠影響著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和思維。為狠抓日哈鄉教育方面存在的失學、輟學兒童較多問題,工作隊積極爭取涪城區對口幫扶資金10萬元,打造覺呷村幼教點,使本村失學兒童復學;爭取縣政協70萬元幫扶資金建成日哈村村小,解決了3個村75名兒童的就學問題;爭取縣武裝部5萬元的幫扶資金,購買教師辦公用品及學生用具、課桌板凳;爭取到香港雍之真集團扶貧資金50萬元,用于修建日哈鄉中心幼兒園。通過這些努力,極大改善了日哈鄉基礎教育環境,有效解決了學生失學、輟學率高的問題,營造了老師安心工作,學生積極上進的良好氛圍。

抓項目,促增收,推動產業發力

產業扶貧是有成效、有速度、防止返貧的脫貧方式。工作隊緊緊抓住昭覺自然資源優勢,充分挖掘農林資源,采取有效舉措,力推種養殖產業發展。以發展集體產業為基本保障,發展個體產業為根本,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產業模式,遵循基本規律,突出培育地域特色。結合日哈鄉的實際情況,創新產業發展措施,實現了村村一產業,10個村投入共計達到500余萬元,通過特色產業,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提升內在動力。一是通過縣綜合幫扶工作隊和鄉黨委政府引進牛養殖項目,探索社會組織助力扶貧模式,投資800余萬元發展養殖業,受益涉及全鄉1200戶、7000多人;二是投資130萬元建成覺呷村“涪心”合作社,30萬元用于種羊購買,100萬元用于修建多功能羊舍;三是由涪城區前線指揮部和縣農業農村局投資15萬元建成2200畝輪番種植基地,使閑置土地得到使用,產量增加10%;四是由涪城區政協、城郊街道為覺呷村捐資30萬元購買了基礎母羊200頭,捐資100萬元建設了標準化羊圈及牧場,探索出一條‘專人專養、統養統銷、按股分紅’的脫貧增收新模式。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城郊街道40人綜合幫扶力量工作團隊榮獲中共涼山州委、涼山州人民政府表彰的涼山州綜合幫扶“十佳鄉鎮工作隊”。張軍榮獲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口幫扶藏區彝區工作先進個人”。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綜合幫扶工作隊以涵養實干的態度,葆有實干的姿態,篤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砥礪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意志,以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大涼山譜寫著援彝干部脫貧攻堅之歌。(圖文:向茗) 

責任編輯:潘曉娟

(原標題:傾心援彝結碩果?鄉村振興打基礎 ——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用實干譜寫脫貧攻堅之歌)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