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時變,規劃賦能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綜合交通院2020年度規劃成果交流會召開
摘要:2月23日上午,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綜合交通院2020年度規劃成果交流會圓滿召開。在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會議以“聚焦時變,規劃賦能”為主題,交流探討如何順應時代變革、創新規劃理念、探索科學方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2月23日上午,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綜合交通院2020年度規劃成果交流會圓滿召開。在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會議以“聚焦時變,規劃賦能”為主題,交流探討如何順應時代變革、創新規劃理念、探索科學方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會上,7位研究人員結合2020年完成的課題研究和規劃項目,圍繞都市圈軌道交通體系、城市高質量發展、城市文化與生態文明、國土空間規劃等主題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綜合交通院交通所所長潘昭宇認為都市圈軌道要科學界定服務范圍,明確多層次軌道功能分工,以網絡整合、樞紐銜接、運營一體、站城融合為重點推進“四網融合”,支撐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規劃師蘇晴提出軌道交通發展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實現“三個打破”,即打破行政轄區的邊界壁壘、打破只談地鐵、輕軌不談市域、城際的城市軌道交通層級壁壘、打破交通與城市開發分屬不同部門的行政壁壘。規劃師黃哲霏提出面對地方城市設定的理想化發展目標,規劃師既要站在地方角度去尋求實現方法,也要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幫助地方客觀分析,適度調整發展目標和戰略路徑。規劃師唐懷海認為編制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要動態分析城市稟賦優勢,落實國家戰略、體現本土價值,尊重規律、遠近結合、突出重點、保持彈性。規劃師王佳琪提出城市文化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認為文化能夠從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方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未來文化建設要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抓手。規劃師李娟提出國土空間規劃應結合流空間理論,依托交通與空間耦合關系,“以流定形”實現由“三區三線”向“四區四線”的跨越,更好發揮規范空間開發秩序的作用。綜合交通院副總規劃師王有為認為編制好城市發展規劃需要深刻領會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地方發展實際、深入分析城市問題、準確定位發展目標、務實謀劃實施路徑、精準提煉文字表述。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領導和各部門研究人員近60人參加交流,并就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下一步,綜合交通院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面臨的重大突出問題,以科學識變、主動求變的精神,繼續深耕新型城鎮化規劃、城市群和都市圈規劃、城市高質量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等領域,積極謀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為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