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開發區:解密基層治理“密碼”
摘要: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的信訪工作機制,完善“1+5+N” 的功能布局,入駐17個部門,配置12個窗口,把直屬司法分局、公共法律服務等資源納入矛調中心,真正實現“一窗受理、一條龍辦理”,全面優化“微智治”社會治理模式。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倪晗、記者沈貞海
“累計接待群眾2204人次,受理矛盾糾紛1013件,化解996件,化解率達98.3%,四級信訪總量較前三年平均值下降39%……”
金華開發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對外開放以來,用一組實打實的數據,亮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高水平答卷。
辦事大廳內高度集成,把直屬司法分局、公共法律服務等資源納入矛調中心,真正實現“一窗受理、一條龍辦理”。吳潮宏/攝
數字賦能指揮中心,精準分析研判矛盾糾紛,快速下達指令。吳潮宏/攝
金華開發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記者沈貞海/攝
金華開發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記者沈貞海/攝
而數據的背后,是金華開發區聚焦“縣級矛調中心要‘不斷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批示精神,持續健全“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體系,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動作為和擔當。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今年以來,金華開發區深入推進治理模式轉型,圍繞“數字賦能、全科網格”,逐步形成“黨建+微網格+大數據+X”的治理模式。目前,金華開發區已經搭建“一屏聯全域,一網治全城”的網格化社會治理新平臺,通過數字賦能,把互聯網和網格化治理有效連接,創新探索“金開通+微網格”社會“微智治”模式,構建“一張網、全覆蓋、無死角”的管理新格局,實現基層治理的精準化、智慧化、便民化。
在金華開發區矛調中心,數字賦能是“牛鼻子”“金鑰匙”,解碼發展、治理融合為“一張皮”。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的信訪工作機制,完善“1+5+N” 的功能布局,入駐17個部門,配置12個窗口,把直屬司法分局、公共法律服務等資源納入矛調中心,真正實現“一窗受理、一條龍辦理”,全面優化“微智治”社會治理模式。全國首創“社會諒解”模式 ,在“智慧金開”上開設功能模塊,已累計成功解決婦女家庭糾紛31起。依托智慧金開系統和四級網格微信塔群,“格姐”成為“微網格里的老娘舅”,成功調解矛盾糾紛3500余件。完善綜合指揮中心,精準分析研判矛盾糾紛,快速下達指令,建立“數字法庭系統”,實現辦案無紙化、一體化。
堅持黨建統領,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直撲一線,一股浩浩蕩蕩的“紅流”,正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市領導每兩個月輪流下訪接訪,金華開發區每天安排一名區級領導坐班接訪 ,每月15日到所聯系鄉鎮(街道)下訪約訪,推行“領導包案+專班化解+跟蹤督辦+訴訟斷后”全閉環機制,兩年來,市、區兩級領導共接待676人次,化解率連續兩年超95%。
靶向解糾紛,完善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針對企業多、外來人口多、勞資糾紛相對較多、征遷量大面廣等共性問題,金華開發區單獨設立勞資糾紛調解室、征收糾紛調解室,多個專業部門設立的“條線網格”融合為“一張網”覆蓋的“全科網格”,化解勞資糾紛案件1000余起、征收糾紛62件。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