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旅游”魅力臨縣文旅融合走出產業發展特色路
摘要:近年來,臨縣在深度挖掘臨縣紅棗產業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展示著臨縣紅棗產業發展的成果和推廣“臨縣紅棗”特色品牌。將“紅棗+旅游”等項目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以磧口古鎮游、沿黃公路游、鄉村觀光游等旅游精品線路,做優做強臨縣紅棗產業、文旅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苗鋒 記者郭建軍報道,9月26日,以“黃河·古鎮·紅棗”為主題的呂梁市2021年農民豐收節暨中國· 磧口第六屆“棗兒紅了”紅棗旅游文化節在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磧口古鎮廣場盛大開幕。
臨縣縣委書記李雙會介紹到:臨縣紅棗種植歷史悠久,目前還存活著1400多年的古老樹,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近年來,臨縣縣委、縣政府實施紅棗振興戰略,轉思路、破困局、趟新路,持續在紅棗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出臺了《促進紅棗產業振興發展若干意見》,從紅棗種植、加工銷售、品牌宣傳等方面制定了若干條獎補激勵政策,設立了“紅棗院士專家工作站”,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磧口“棗兒紅了”紅棗旅游文化節和2019全國棗產業高端論壇,著力打造“臨縣紅棗”公共品牌,初步培育了棗芽茶、棗木香菇、棗花蜜、棗園復合經濟等紅棗新產品和新業態。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近年來,臨縣在深度挖掘臨縣紅棗產業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展示著臨縣紅棗產業發展的成果和推廣“臨縣紅棗”特色品牌。將“紅棗+旅游”等項目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以磧口古鎮游、沿黃公路游、鄉村觀光游等旅游精品線路,做優做強臨縣紅棗產業、文旅產業。
游客來臨縣,游磧口古鎮,可以親身體驗農家棗園采摘的樂趣,感受磧口古鎮的晉商文明,領略晉陜峽谷的黃河風情。還可以看一部大型旅游實景劇《如夢磧口》,該劇以磧口獨有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為底蘊,將前沿科技與華美藝術的完美結合,晉風古韻與時代展望的穿越凝聚,360°旋轉觀演臺上,望黃河奔涌、聽商旅駝鈴、憶晉商傳奇、頌紅色精神、品磧口民俗的經典瞬間。
游客來臨縣,可以走一回紅色路,觀游中共中央后委舊址、中央西北局舊址、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等一批紅色革命遺址。1948年,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東渡黃河夜宿臨縣磧口古鎮,后轉西柏坡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
游客來臨縣,可以聽一曲大嗩吶,臨縣大嗩吶是臨縣地域文化的一種形式,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黃土風味。它的內容豐富,市場廣闊,特色明顯,潛力巨大,是一筆可貴的文化遺產。
游客來臨縣,可以品一杯棗芽茶(藥茶),聽一曲《紅棗宴》。一片紅棗葉,富民好產業。 紅棗芽葉能制作成棗芽紅茶,這在中國紅棗之鄉——臨縣,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富民產業。陽府井茗玥棗芽茶原料嫩棗芽/葉采摘于5月中旬開始,凝黃土地與黃河水之雙重養分。經傳統工藝炒制而成,棗芽茶色澤碧綠,馥郁芳香,口感獨特。經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農業部、通標標準技術、國家食品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先后檢驗,各項指標保持穩定。其中:含有游離氨基酸4mg/100g、茶多酚6.2mg/100g、兒茶素4.2mg/100g等多種營養元素及礦物質,亮點是不含咖啡堿,最大特點是富含黃酮360mg/100g與VC101mg/100g,長期飲用有助睡眠質量,增強人體免疫力。該公司歷時五年多,不惜投入巨資,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以匠心精神,傳承九道古法新工藝經科學改進終于研制而成——陽府井棗芽茶,成為了“山西藥茶”的代表產品之一,其產品先后獲了“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特等金獎”“山西藥茶十大創新品牌”等殊榮。更是在奧利匹克塔舉行的“呂梁特色茶飲(北京)研討會”上贏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好評。
游客來臨縣,在磧口,可以住一次黃河人家,感受磧口古鎮的晉商文明,領略晉陜峽谷的黃河風情,體驗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古老的黃河沿境而過,黃土高坡綿延起伏,黃河文明與黃土文化交匯相融,成就了“九曲黃河第一鎮”臨縣磧口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九曲黃河第一鎮。是晉商發祥地之一,無愧于旅游家的勝地,思想家的殿堂和藝術家的搖籃。
1989年10月,著名畫家吳冠中到磧口采風,驚呼磧口李家山村象活著的“漢墓”,并與湖南武陵源、黃土高原一道列為他一生的三大發現后,不斷有媒體到磧口體驗并向外界宣傳,磧口漸為人知。1999年9月,磧口被公布為山西省風景名勝區。2005年9月,磧口鎮被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10月,磧口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此外,磧口還被《京華時報》評選為“全國最具年味的八個目的地”之一。 人生必去的十個小鎮之一。磧口是一個滄桑古老而又充滿朝氣、底蘊深厚而又激情浪漫的地方,多種文化在這里共同閃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豐收的季節孕育著鄉村振興的希望。在磧口,腳下踏著高低起伏的石板路,步行在經歷自然與時間打磨的街角巷陌,也許不經意間,你就踩在了喬致庸當年進貨奔波的影子上!也許不經意間,你會與宋子文的火柴店不期而遇!品味山西黃河文明的古韻與厚重,感慨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面對的是極其繁華的明清建筑群。長街、票號、賭場、郵局、書店、鏢局,雖然如今大門緊閉,卻難以掩蓋昔日的繁華。不難想象,這小小的渡口在當年那個閉塞的年代里,堪比如今的國際大都會。
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做強做優文旅產業,加快把山西打造成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奮力譜寫山西文旅融合的新篇章,為轉型發展蹚新路。呂梁市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和“把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大決策部署,把發展旅游作為推進呂梁高質量轉型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決戰完勝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文旅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臨縣縣委、縣政府按照全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的總體部署,以“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通車運營為契機,加快磧口景區綜合開發,發展紫金山、大度山、漢高山等康養旅游。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