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報告2021》聚焦交通 學者提出中國交通現代化路線圖
摘要: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正處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優化治理水平的攻關期。11月25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21》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該報告從交通需求角度,定量分析世界交通現代化的基本事實和發展趨勢,探討21世紀中國交通現代化的理性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陳曉博副研究員系統介紹了中國交通現代化路線圖。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正處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優化治理水平的攻關期。11月25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21》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該報告從交通需求角度,定量分析世界交通現代化的基本事實和發展趨勢,探討21世紀中國交通現代化的理性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陳曉博副研究員系統介紹了中國交通現代化路線圖。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1》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它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及其團隊完成的第20部年度報告。何傳啟表示,交通現代化是交通領域的現代化,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的安全性、高效性、準時性、便捷性、舒適性、可及性、可達性、環境友好性等。交通現代化既有普遍規律和共性特點,也有時代和國別差異,具有需求和模式多樣性等。他認為,交通現代化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交通發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趕、達到和保持其世界前沿水平、同時適應和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交通需求的行為和過程。在18~21世紀期間,世界交通現代化大致分為兩大階段:第一次交通現代化是從傳統平面交通向現代立體交通的轉型,主要特點包括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標準化、交通體系形成、交通產業比例先升后降等;第二次交通現代化是從現代立體交通向綜合智能交通的轉型,主要特點目前包括信息化、綠色化、智能化、便利化、交通體系轉型升級、交通產業比例下降并趨向合理值等。
陳曉博說,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交通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篇章。中國交通現代化路線圖是中國交通現代化的目標、路徑和措施的一種系統集成。未來30年中國交通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是:增強交通運輸的服務質量,優化網絡設施規模和結構,加強技術裝備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具備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逐步達到交通領域世界前沿水平。
陳曉博表示,未來30年我國交通現代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部分(區域和領域)基本實現現代化(至202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至2035年)、全國實現現代化(至2050年)。其綜合性目標包括實現交通設施網絡現代化、交通服務現代化、交通技術裝備現代化、交通治理現代化等,實現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領域現代化。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已由規模擴張階段轉向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優化創新發展的新要求,正處于重要攻關期。推動我國交通現代化需要從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交通服務品質、交通技術裝備、交通治理等四個方面著手。一是要通過優化綜合運輸大通道網絡布局和功能結構,織密城市群都市圈等重點區域交通運輸網絡,補齊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沿邊地區、資源型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短板,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質量水平和延長使用壽命,來打造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二是要通過提升客運服務品質、提升貨運服務質量、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國際化水平來提供現代化高品質的交通運輸服務。三是通過推動先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提升裝備和載運工具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系統、推動交通運輸技術裝備綠色化發展,加強現代化交通技術裝備支撐。四是通過提升交通治理法治化水平、打造現代化的交通治理體制機制、保障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構建現代應急交通體系,來推進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