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農業科技示范園里的“致富經”
摘要:現在張漢中又承包了三座溫室,全部種上了種子管理站引進的水果番茄等特色產品。指著正在掛果的新品種,張漢中說:“普通小番茄賣三元錢,這個能賣到六至八元。根據市場行情,預計能收入十幾萬元。”
中國發展網訊 馬娟 記者王斌報道 近日,記者走進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張家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座座排列整齊的日光智能溫室映入眼簾,溫室里綠油油的辣椒、紅彤彤的西紅柿、黃澄澄的番瓜……散發著濃郁的天然香氣。
38歲的張漢中是土生土長的張家臺村人,每天早起的他,都會去自家承包的溫室里采摘試種的新品種西瓜,裝箱貼訂單,然后送到快遞公司。他笑著說到:“每一個西瓜都有日期,保證賣到消費者的手里百分之百是成熟的。”
張漢中以前在外開貨車跑運輸服務,后來他發現村里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看著田地被撂荒很可惜,于是2015年他辭了工作回家種地。剛開始他就在自家地里種植了兩三畝小拱棚蔬菜,好的時候一年能收入3萬元左右,隨著外地蔬菜大量進入當地市場,再加上種植的是大眾蔬菜,沒有特色,效益日漸低下。
2018年,西固區政府引導企業和農戶在當地建起了日光溫室。張漢中當年就承包了其中一座日光溫室,并通過西固區種子管理站,嘗試種植該站引進的特色品種。“當年我種植了兩茬總共收入6萬多元,一下子就嘗到了甜頭。”張漢中對記者如是說。
說起種植新品種的初衷,張漢中說,在上網時看到外地種植的特色農產品不僅品相好,而且價錢也高,便萌生了想引進種植的想法,這個想法與西固區種子管理站“不謀而合”,“因為種子管理站有正規渠道,不用擔心引進假種子,而我有種植意愿”。
現在張漢中又承包了三座溫室,全部種上了種子管理站引進的水果番茄等特色產品。指著正在掛果的新品種,張漢中說:“普通小番茄賣三元錢,這個能賣到六至八元。根據市場行情,預計能收入十幾萬元。”
張家臺村作為蘭州西固區農業新品種主要示范種植基地,近年來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政策機遇,走特色鄉村旅游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以西固區興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邦尼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社為主體,以支部+合作社+農戶+平臺為運作模式,致力將基地打造成集農產品培育、宣傳展示、零售批發、采摘體驗、農家樂休閑為一體的現代特色生態旅游農業基地。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