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山西晉中打造項目評審改革“晉中樣板”

2022-01-19 16:12 中國發展網
營商環境

摘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開創全國先河,“一網全辦好”案例入選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報告》,“證照分離”改革領跑全省,成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綜合表現突出的標桿城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晉中的形象一直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

中國發展網訊 趙曉娟 記者郭建軍報道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

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開創全國先河,“一網全辦好”案例入選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報告》,“證照分離”改革領跑全省,成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綜合表現突出的標桿城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晉中的形象一直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

2020年以來,針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技術評估評審耗時長、環節多、成本高等問題,晉中市以創新項目評估評審機制為突破口,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加速,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效”改革提供新的重要抓手,為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注入新動能。這一改革措施被省政府作為典型經驗做法通報表揚。

以“四個一”創新評審環節,突出一個“放”字

所謂“四個一”,即“一次”界定、“一諾”免評、“一網”通辦、“一管”到底,放管結合,進一步優化評審環節,全面提升項目審批服務效能,為項目建設減負提速。

“一次”界定——作為審批的關鍵一環,技術評審占審批時長80%,這項改革明確“三不評審”范圍,對投資規模在10億元以下且不涉及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的重大項目,不涉及環保、生產、生命財產安全的企業投資項目,企業投資項目實施承諾制辦理的政府服務、區域綜合評估項目,一律不再組織技術評審,免評審事項達82%以上。

“一諾”免評——實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對不評審的項目,推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雙承諾”模式,實施“承諾+誠信”制度,由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作出承諾、終身負責,審批部門對設計人員資質審核后出具審批文件。政府投資項目由項目責任單位和設計人員分別承諾,企業投資項目由項目單位和設計人員分別承諾,審批部門審核即作出批復,做到了“一表兩諾一文一天零費用”辦理,材料、時限、費用大幅精簡。

“一網”通辦——對需要評審的項目,由牽頭部門組織評審機構和評審專家采取“多評合一”模式,通過共享晉中10360政務服務網,進行線上線下電子化評審。項目單位提供技術資料電子文本后,審批部門當即推送評審專家,評審專家3個工作日內提出評審意見,牽頭部門當日一次性綜合反饋,項目單位會同設計單位在3—15個工作日內完成修改,審批部門一次性批復。

“一管”到底——強化中介服務管理,依托共享晉中10360政務服務網“中介超市”平臺,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中介服務。建立政務征信“黑名單”,實行審管聯合懲戒,推動中介機構及其責任人有進有出、良性循環。

以“四個化”優化評估過程,強調一個“簡”字

所謂“四個化”,即集合化、集中化、集成化和集約化,通過優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評估過程,著力解決辦事慢、辦事繁等突出問題,真正讓企業、群眾感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集合化,即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4項評估事項進行重新梳理,結合實際取消4項,政府統一服務區域綜合評估6項,涉及水利的6項納入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辦理,項目單位根據需要自主辦理18項。

集中化,即對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產業聚集區內,涉及的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評估報告、考古勘探調查報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節能評估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6項,實施政府統一服務區域綜合評估。評估結果通過共享晉中10360政務服務網向社會公布,供項目單位共享使用,項目單位不再編制專業評估報告。

集成化,即將水土保持方案等事項納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部門實行一套材料編報、“多評合一”評估,實現“一批評估、一套材料、一網公布”。對項目竣工驗收,實施部門并聯辦理,5個工作日完成,涉及企業驗收的事項由企業自主辦理。

集約化,即對不在風險控制區內、安全風險低、投資規模小、技術標準要求不高以及不涉及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采和重大公共利益的小型簡易項目,簡化環評、安評、能評、洪評和水土保持、礦產資源壓覆、地質災害治理等評估辦法,實施一表備案。另外,借鑒EPC模式,對小型簡易工程項目,推行招投標設計和施工合并實施,實現一次性完成招標,時限壓縮在25個工作日以內。

以“四原則”保障改革成效,體現一個“服”字

如何確保這項改革措施不成為“空頭支票”,準確落地見效?我市牢牢堅持精準定位、目標導向、守正創新、專班作業四項原則,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更加深入、更加有力地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堅持精準定位,明確此項改革主要針對全市范圍內新改擴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包括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在取得土地到獲批施工許可整個過程中,涉及需要進行技術評估、評審的事項。

堅持目標導向,緊盯發現問題,以為項目單位松綁解困、減負助力為根本目標,通過改革做到評審事項、材料、環節、時限、成本“五個減少”,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省時省事省錢省力省心。

堅持守正創新,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大膽除舊布新,革除繁文縟節,最大限度優化審批流程、方便項目上馬。

堅持專班作業,強化服務保障,采取“承諾辦+并聯辦+合作辦+網上辦”工作機制,通過“值班主任+專業團隊”方式,實行全程幫辦代辦服務,確保改革措施有依據、易操作、效果好,切實提高了企業和項目單位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評審改革項目數709個,其中,免評審項目數633個,免評率占比89.2%;市本級評審改革項目數51個,其中,免評審項目數49個,免評項目達到96%。

一組對比看變化——

改革前,一個項目評審、修改、專家簽字大約在1個月或更長時間,改革后,時間壓縮為“零”;

改革前,設計單位對數據、法律、政策不作細致考慮,只負責作“本子”,項目單位只負責協調組織,改革后,進一步壓實了責任,項目單位、設計單位履約踐諾主體責任明顯增強;

改革前,企業或項目評審費用高,改革后,成本得以節約,全市免評項目為政府節約評審費用約600余萬元,企業評審成本“歸零”。

一批項目見成效——

昔陽(晉冀界)至榆次高速公路涉松溪河、清漳河、瀟河等工程項目,改革前評審耗時56 個工作日,改革后不超過15 個工作日,大幅縮減審批時限;

投資97.8億元的太原武宿機場空港配建工程項目,僅用5天完成評審批復,比過去壓減時限83%以上;

2021年市城區城市夜景提升項目符合改革范圍,采取免評審措施,辦理時間由原來的平均16個工作日壓縮到現在的平均1個工作日,節省評審費用1.2萬元。

……

以一流營商環境護航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催生經濟產出。如今,全市項目準入便利度和手續辦理成熟度不斷提升,正在為我市加快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增添強大新動能。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