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重新愛上這座城” 中國多個城市興起本地“深度游”

2022-05-05 10:13 中國新聞網
文旅融合 深度游

摘要:近兩年來,本地游和近程游大幅升溫。許多人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或僅通過自然風光獲得視覺上的享受,以“City walk”(城市行走)為代表的本地“深度游”逐漸走紅。

中新社杭州5月4日電 (張煜歡)每到“五一”假期,浙江杭州西湖總能登上中國熱門景區排行榜前列,各地游客絡繹不絕前來“打卡”。在游客扎堆的熱門景點外,一個個“城市角落”也逐漸被人們發現,本地“深度游”悄然興起。

“我好像又重新愛上了這座城市。”56歲的張雪莉已在杭州生活了近三十年。在參加了“尋城記”一日游后她才發現,與西湖“近在咫尺”的南山路上不僅有中國美術學院,一座座看似不起眼的小洋樓里也藏著許多歷史故事。

“比如恒廬,是20世紀30年代杭州的名西醫張星一所建,他為了方便百姓進城看病,將診所建在了當時的城門附近。”張雪莉記得,當天的向導、杭州歷史學會副會長仲向平告訴大家:“走在南山路上好比走在文化里,腳下踩到的一粒石子或許藏著一段史跡。”

近兩年來,本地游和近程游大幅升溫。許多人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或僅通過自然風光獲得視覺上的享受,以“City walk”(城市行走)為代表的本地“深度游”逐漸走紅。

所謂“City walk”,即十幾個人在專業講述員帶領下,行走在一條獨特的路線上,從歷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感受城市鮮活的生命力。在浙江省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尋城記”項目負責人謝喜看來,其關鍵在于“溫度”二字。

“為了避免走馬觀花,我們需要把握游客的真需求,體現行走的溫度。從路線規劃、設計、踩線,到文案呈現、內容制作,再到解說專家的實景走讀領講,每一條線路從0到1的過程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謝喜說。

浙江省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駱育紅認為,本地“深度游”的出現,恰恰是文旅融合升級的體現。隨著游客出行方式、消費方式的改變,文旅融合需要真真切切給游客提供新的感受和體驗。

“這種旅游方式一方面需要‘有血有肉有內涵’,另一方面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充分與互聯網融合。”駱育紅說。

“我覺得‘City walk’不能光‘walk’(走),還要‘talk’(說)。”浙江光大國際旅游有限公司出境中心領隊部經理馬宏超就將互聯網潮流嵌入了文旅融合。

當“深度游”逐漸興起,他決定開設一個視頻賬號向觀眾介紹杭州本土文化、風俗。他說:“最近幾期的內容主要圍繞宋韻文化展開,粉絲量和觀看量都在穩定上漲。”

眼下,本地“深度游”在北京、廣州、長沙等多個城市興起。每座城市獨特的歷史記憶、文化遺產等,都可進行深度發掘,再轉化成產品或活動。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徐輝表示,在傳統的文旅融合基礎上,通過挖掘當地文化的深層內涵,可以讓原本枯燥、碎片化的知識變得有體系、有溫度,讓更多人愿意與城市文化進行親密互動,讓藝術和歷史可親近、可體驗。(完)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重新愛上這座城” 中國多個城市興起本地“深度游”)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