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韶:健康老齡化最重要的是主動健康
摘要:老年人要樹立主動健康觀,帶病生存是老年人的常態,目前最缺的不是醫療,最缺的是主動健康,是健康意識。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舉辦老齡社會30人論壇第56期專題研討會,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玉韶主講“樹立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吳玉韶表示,老年人要樹立主動健康觀,帶病生存是老年人的常態,目前最缺的不是醫療,最缺的是主動健康,是健康意識。國務院提出的健康行動指導思想中提到“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以健康素養促進主動健康。提升健康素養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老年健康教育要解決三性:科學性、系統性、持續性。“有了健康高齡不是問題,沒有健康低齡也是問題。健康老齡化要掌握它的精髓,最重要的是主動健康,不是都寄托在醫療上。”
什么是老齡觀?是社會對于人口老齡化、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老年人態度和觀點的總和。什么是積極老齡觀?是積極看待人口老齡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看待老年人態度和觀點的總和。《“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和《“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先后發布,為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勾勒藍圖。其中,“踐行積極老齡觀”在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歷史上更是首次作為專章設立。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之一,而健康則是老齡群體繼續美好生活的基礎條件,更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那么,在迎來長壽時代的今天,應如何看待老年和老年人生活,如何持續發展和維護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內在能力?如何認識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吳玉韶表示,要積極看待老年期和老年人生活。傳統老齡觀認為:老年人是負面、衰弱、負擔。積極老齡觀認為:老年人是社會發展的力量和財富。積極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參與是積極老齡觀的核心內容,要更加積極擴大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真正使老年人從負擔變為資源,實現人口第二次紅利。
如何樹立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吳玉韶表示,健康老齡化包括三項內容:一是老年人個體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二是群體整體健康。三是人文環境健康。
吳玉韶認為,老年人要樹立獨立自強觀、樹立主動參與觀、樹立積極養老觀,“老年人老了還要去干事,還要去做自己的愛好,這就是最好的養老。”吳玉韶說,老年人要樹立終身學習觀,老年人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要從娛樂型到賦能型轉變,思想賦能、健康賦能、技術賦能,未來要讓老年人再去創業就業,實現社會參與教育。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