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物聯網高級研修班廣州南沙開課,院士大咖齊開講
摘要:作為我國物聯網標識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平臺,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國物標識平臺已發展成為我國物聯網的關鍵基礎設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羅瑞嫻、雷錦萍、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24日至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字技術變革下的物聯網前沿技術研究與應用”高級研修班在廣州南沙順利舉辦。本次研修班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助和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支持,廣州市科技局和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局指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廣州物聯網研究院承辦,萬象數字學院協辦,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合作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鐘偉彬局長、南沙區科學技術局政策研究專家羅毅杰、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周園春副主任、廣州物聯網研究院王偉院長等嘉賓出席了本次高級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圍繞物聯網前沿技術及應用、元宇宙、人工智能、區塊鏈、智慧城市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等領域,邀請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等15位業界專家學者聯合授課。受疫情影響,本次研修班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面向所有物聯網從業人員免費開放,線上通過“萬象live”視頻號全程直播,共有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等4000多位學員在線觀看。所有參會學員,經考核合格將獲得人社部和中科院雙重認證的物聯網培訓證書。
2022年初,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物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未來物聯網產業將與數字經濟呈現更為緊密的互相促進、融合發展的態勢。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周園春副主任在致辭中提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作為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與管理機構,信息化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基地。近年來,中心大力培養信息化應用交叉學科領軍人才,作為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牽頭建立單位之一, 后續將繼續最大程度發揮院內產教融合優勢,為國物標識平臺“物聯網人才培養項目”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本次高級研修班特邀嘉賓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局鐘偉彬局長也在致辭中提到,國物標識平臺作為南沙區重點引進重大戰略性平臺,今年也被納入國務院公布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目前,南沙區也在大力推進元宇宙產業發展,希望國物標識平臺能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觀十年中國通信技術發展,數字化轉型正當時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做了《走向網絡強國的十年回顧與展望》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到,中國經濟的上半場,我們基于人口紅利發展制造業、房地產與互聯網等,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而中國經濟的下半場需要數字經濟新動能,按《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我國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之比將達到10%,需要發展網絡新技術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1年我國5G帶動經濟總產出1.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3000億元。5G推動物聯網發展和拓展了物聯網的應用,打通了數據從采集到決策的全過程,將物聯網與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無縫融合。我們需要不斷創新5G技術適應工業互聯網更高要求,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要素。鄔院士在報告中提到,2022年5月全球超算首位能力為1.1EFlops,中國超算數量占全球超算500強的34.6%。按工信部規劃到2023年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2021年國家部署“東數西算”工程,建設8大算力樞紐,“東數西算”工程將真正的發揮效能,賦能數字轉型算力。
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在虛擬世界的延伸和發展。鄔院士在報告中提到,元宇宙是源于現有技術的集成但尚未成熟。未來,隨著元宇宙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與深入,比如沉浸式的XR、全息影像和感官互聯等,元宇宙需要更高帶寬,帶寬至少是5G的百倍,而且還要微秒級延時。但目前,元宇宙前景還不清晰,短期內很難看到回報,虛擬世界是網絡空間的一種生態但不代表互聯網未來。
除此之外,鄔院士在報告中也重點提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動能轉換期,需要發揮全要素生產率中,數據這一新的生產要素的作用。通過推進數字化轉型,盤活數據可消除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應對目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引發科技巨擘、各路資本紛紛下場備戰。而物聯網作為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的橋梁,與元宇宙的發展息息相關。本次高級研修班特設元宇宙專題,內容涉及元宇宙政策解讀、工業元宇宙、元宇宙哲學思考、元宇宙與數據資產等。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在虛擬世界的延伸和發展,各位行業專家、學者從政、產、學、研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數字經濟發展下,元宇宙如何為數字經濟賦能,以及元宇宙世界中的倫理問題哲學思考。
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局政策研究專家羅毅杰分享《南沙區元宇宙政策解讀》,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顧問管震分享《工業元宇宙的今天和明天》,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翟振明分享《元宇宙的哲學玄念》,廣州物聯網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正高級工程師王偉分享《探討元宇宙數字資產的合規性方案》。
匯聚產學研智慧,為物聯網人才培養賦能
本次高級研修班課程,還匯聚了產學研多方智慧,邀請了多位行業導師圍繞算力網絡、智慧城市、區塊鏈、人工智能、科學大數據、物聯網企業創新戰略和科技成果轉化等不同領域及應用展開分享。
面向數字經濟新需求,算力網絡是技術演進的必然,是計算資源使用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未來網絡技術與應用實驗室主任、廣州物聯網研究院理事長周旭,以及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發展部副主任、廣州物聯網研究院副院長胡良霖,深入解讀了算力網絡和科學數據標準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重大科學發現離不開海量科學數據的高速傳輸、高效存儲、異構計算支撐。我們亟需開展依托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建制化基礎研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基于物聯網的安全問題,暨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耿光剛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吳雙力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孫毅研究員、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黃華威副教授等幾位講師圍繞區塊鏈,從其含義、價值、常見誤區以及應用案例等方面展開了分享探討。區塊鏈提供了一個更自由、透明、公平的環境,打破數據壟斷,實現信息流通與價值共享,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經濟時代,要想數字經濟健康穩健發展,要從數字經濟運行的秩序基礎建設著手,而區塊鏈技術將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并且它將成為構建數字世界急需的“新基建”。
此外,圍繞物聯網企業創新、產業應用等內容,廣州物聯網研究院應用推廣講師李峰向學員們分享了物聯網標識作為物聯網基礎入口在產業中應用;廣州軟件應用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峰就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實踐和思考展開分享;云耕咨詢首席顧問、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首席生態官楊輝分享了物聯網企業創新戰略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陸遙帶來了人工智能在醫學診療中的應用分享。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現代城市的建設和管理之中,通過數據共享、協同管理,服務于覆蓋民生的各個領域。
國物標識平臺打造“產業+人才”協同發展生態
國物標識平臺作為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唯一的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由本次研修班的承辦方廣州物聯網研究院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服務。作為我國物聯網標識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平臺,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國物標識平臺已發展成為我國物聯網的關鍵基礎設施。
今年是國物標識平臺連續第三年舉辦物聯網人才培養高級研修班。未來,國物標識平臺將繼續肩負起國家重任,促進物聯網應用跨行業、跨平臺、規?;l展,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此外,國物標識平臺將充分發揮技術和產業優勢,發揮“樞紐”匯集作用,暢通資源對接,不定期開展物聯網領域人才交流研討和培訓活動,為物聯網人才提供更多溝通交流、思想碰撞的機會,為一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為南沙乃至大灣區培養一大批復合型物聯網人才,助力人才創新成果轉化,助推南沙乃至大灣區人才集聚新高地建設。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