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專題研討會(65)聚焦“照護型社會”面面觀
摘要:應將照護服務做成一個大產業,進一步加強健康照護服務的可及性。把社區作為改善養老環境的目標,支持以社區為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顧。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主辦專題研討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老專家協會副會長,北京義德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理事長,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唐鈞主講“‘照護型社會’面面觀”。唐鈞建議,應將照護服務做成一個大產業,進一步加強健康照護服務的可及性。把社區作為改善養老環境的目標,支持以社區為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顧。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開始進入70歲以上的中高齡期,“4—2—1”家庭面臨的挑戰性日益增強。因此,“照護”日益成為重要話題之一。圍繞“照護”有哪些相關概念,其內涵應如何理解,未來又有怎樣的發展思路,值得進一步思考與探索。唐鈞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對“長期照護”的概念解釋是指在專業機構支撐和社區平臺支持下,由非正式照護者和專業人員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照護服務的活動系統,以確保缺乏自理能力的人能根據個人的需要選擇,保持最高可能的生活質量,并享有最大可能的獨立、自主、參與、個人充實和人類尊嚴。
“老年照護機構的性質應是社會企業。未來,應將照護服務做成一個大產業。此外,應進一步加強健康照護服務的可及性。把社區作為改善養老環境的目標,支持以社區為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顧。”唐鈞表示,照護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活動和生存方式,成年人是照護活動的主角,但照護者本身也應被關注。(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