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湖北仙桃:通過鎮村融合、產業升級等途徑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2023-04-07 12:21 中國發展網
鄉村振興

摘要:胡場鎮委書記徐銘章表示,我們把建設富美新胡場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凝心聚力謀發展,產業興鎮求突破,文明創建樹新風,為仙桃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新貢獻。

“美麗鄉村建設讓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過去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團糟的泥土路被現在寬敞筆直的柏油路所取代。村里原來找不到對象的小伙子眼下全部成功脫單?,F在環境好了,村民們都不好意思隨地亂丟垃圾穿衣服也講究起來了。”湖北省仙桃市胡場鎮潭湖村3組村民馮敢年難掩心中滿滿的幸福感。

從胡場集鎮沿蔡胡公路北行不到10分鐘就到了潭湖村。只見幸福河兩岸聳立著一排排白墻黛瓦、雕梁畫棟的小洋樓。柳絲拂水的幸福河邊用白玉欄桿做成的親水平臺,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徜徉其間。小洋樓前停泊著幾臺時潮的小轎車。離村不遠的國家3A級阿爾迪果蔬采摘園游客接踵……

由潭湖村的巨變,我們看到了胡場鎮通過鎮村融合、產業升級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等途徑,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培育新經濟 農村喜栽“搖錢樹”

周家嘴村黨支部書記周義豹最近比較忙,跑監利、下武漢、上棗陽……忙招商、忙項目。

“鄉村振興沒有產業支撐是不行的。我們村緊靠集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我們打破傳統單一的農業束縛,創新發展功能農業和文旅產業,引進4個市場主體投資1.2億元,發展富硒稻蝦產業、種植富硒黃桃和開辦水仙湖畔游樂園,集水上婚禮、水上游艇和水上康養于一體。”周義豹如數家珍。

走進位于潭湖村的阿爾迪果蔬采摘園,偌大的園區大門兩側上書“真心人良心事善心緣心心為民、安全糧綠色菜有機果粒粒養生”。書生氣儒雅派寫在臉上的園區老板宋啟煊站在大門口正笑迎采摘客。據老宋介紹,園區規劃投資3.5億元,目前已經投入1.7億元。近10年來,園區本著日日鮮花盛開,天天瓜果飄香的思路,始終堅持生態種植,有機采摘,原味加工的原則,初步形成了種植養殖循環利用、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格局。年接待游客13萬人次。園區安置附近村民就近就業200多人。

“今天賣藕帶收入380多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這樣在家既可以帶孫子,讓兒子媳婦安心在外工作,又能種植藕帶增加家庭收益。”河口村農民閔新楚數著鈔票笑言。

妝美新農村 農民生活比蜜甜

“我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的重要載體,采取向政府爭取一點、找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助一點、引導村民自愿出一點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850萬元。對全村范圍內的道路拓寬刷黑,通組路面硬化,河道兩側護坡硬化及民居墻體立面統一改造等。過去因為農村臟亂差搬離的村民現在陸續回歸了。”潭湖村黨支部書記馮遠兵如是說。

潭湖村6組村民李鳳權接茬道:“以前我們打開門看到的是雜亂無章、雜草叢生和蚊蠅肆虐,多次想逃離潭湖。美麗鄉村建設以后,我們就像住在花園里一樣,眼前亮了,心里也亮了。我們最初誤以為美麗鄉村建設是面子工程,現在真正感受到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潭湖村8組老農民戴元國即興用傳統漁鼓調唱出了一段順口溜,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溢滿之情:走進富美新潭湖,就像在蜜罐里住。粉墻黛瓦似仙境,鄉村振興真幸福。

“這奶油草莓雖然甜,但比不過我們現在的生活甜。”帶著全家人正在五號村仙桃市綠豐果蔬家庭農場采摘品嘗香甜草莓的鄭女士有感而發。

“美麗鄉村建設提高了我們生產生活生態品質,水泥路修到了農田邊,收割轉運車可以直接開進田頭。通村通組公路讓農民出行方便快捷多了,過去出行發揮作用的深筒泥鞋光榮下崗了。我們村農戶近幾年就新購置小轎車150余輛。”河口村黨支部書記閔衛國說。

導引新風尚  文明實踐見成效

“快到鄉村大舞臺看閔明輝表演湖北道情呀!”隨著幾聲吆喝,位于河口村農民廣場的鄉村大舞臺已經座無虛席。太陽剛剛下山,從河口村走出去的本土民間藝人、湖北道情傳承人閔明輝回鄉獻藝拉開帷幕。據河口村黨支部書記閔衛國介紹,河口村通過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鄉風文明建設高潮迭起,熱心公益的村民多了,扯皮打架的沒有了。涌現出熱心捐款捐物的青年農民閔威,悉心照顧患癌公婆毫無怨言的好兒媳馮常桃等諸多先進典型。

“我們發展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除了安置農民就業以外,還經常免費培訓新農人,手把手教給他們種植水果蔬菜技術。我認為一個家庭富不算富,就是應該帶領大家一起富。”正在果園接待采摘客的仙桃市綠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愛紅說。

“現在鎮里基本實現了全鎮垃圾集中清運,農村客運交通車開進了農民家門口。”胡場城建辦公室負責人說。

胡場鎮委書記徐銘章表示,我們把建設富美新胡場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凝心聚力謀發展,產業興鎮求突破,文明創建樹新風,為仙桃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新貢獻。(廖亮  潘登  張浩然  )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