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專題研討會(74)聚焦意定監護制度的發展與挑戰

2023-08-29 17:0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監護人 遺囑 老齡化

摘要:成年監護人是替代決定人,不是撫養義務人、事實照顧人。未成年人監護只有法定監護,不存在未成年人的意定監護。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老齡社會30人論壇、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主辦線上專題研討會,邀請法學博士、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后、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研究員左君超,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上海中聯 (重慶) 律師事務所律師,全國首例異地遠程意定監護辦理者詹慶,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公證員、中國意定監護領域之先鋒者李辰陽共話“意定監護制度的發展與挑戰”。

左君超從學術角度系統梳理了意定監護的本質、理念、制度設計目的,以及國際國內對于意定監護的理解和適用、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案中的一環——信托實踐。對于“成年監護人”這一概念,他澄清道,成年監護人是替代決定人,不是撫養義務人、事實照顧人。他認為,未成年人監護只有法定監護,不存在未成年人的意定監護。他表示,意定監護的本質是意定代理和委托,目的是保障人的自我決定權。雖然監護權利集中能夠提高監護的決定效率,節省監護人在履職中的各項成本,但當監護權利過于集中時,容易導致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過度控制和侵害的發生。根據現有研究,特殊需要信托,包括意定監護和信托的結合,準入門檻較高,因此受眾范圍與公眾認可度存疑。與此同時,意定監護與信托的結合有待于制度上的進一步配套協調。此外,在盈利方面,如何形成較好的盈利模式,是目前國內各家信托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

詹慶從律師視角以真實案例出發,詳細講述了意定監護辦理的價值和意義。她表示,在對老年人服務及意定監護辦理的長期實踐中得到兩點感悟,一個是難,一個是有意義。其中,辦理難點歸納來講主要是五點:協議、信任、個性化、老年人特性與爭議風險。具體而言就是需要幾方協商一致,具備長期的高度信任,充分了解老年人行為能力特性的基礎上量身定制,并協調公正配合完成。她認為,意定監護制度對于老年人的權益保護有重大意義:一是對老年群體而言,意定監護制度是強大的可使老年群體安心的法律支持;二是意定監護制度可幫助維護老年群體最后的尊嚴,使無緣人(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變成有緣人。她呼吁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意定監護這個話題,一起來做難而有意義的事情。

李辰陽聚焦于上海市的實踐及根源分析,系統、全面、透徹、專業地介紹了意定監護與老齡化之間的緊密關系,以及意定監護制度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和諸多益處,同時闡述了該制度未來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他表示,意定監護制度的實施可為社會帶來諸多益處,包括減輕社區治理負擔、減少養老機構的運營風險、解決特殊計劃生育家庭和特殊群體養老困局、推動財富管理保險信托行業以及實現財富再分配,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等。他認為,未來意定監護制度實施需要解決的問題可概括為四點:建立法院、民政、居村委、公證的監護信息登記查詢系統;定期發布意定監護社會示范文本;針對監護事件非訟程序民事立法;大力扶持和壯大社會監護組織、社會(市民)監護人。

在互動研討環節,與會嘉賓就社工機構如何同意定監護制度相結合,意定監護、遺囑監護和遺囑信托的差別,公益,社會參與等話題,細致詳實地回應了線上聽眾關切的問題。

本次專題研討會由老齡社會30人論壇及信息社會50人論壇秘書長林茜主持。多位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首席專家梁春曉,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院長馬旗戟,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學術總監王俊秀,北京協力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賈云竹,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副院長李佳等參與本次專題研討會。參與本次會議的還有:北京聯合大學教授、全國電子商務行指委原秘書長支芬和等。(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