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獨角獸傾向通過內部研發推動企業實現新興技術應用
摘要:9月4日下午,普華永道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發布《銳意精進 創贏未來——普華永道中國獨角獸CEO調研2023》。“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傾向于通過內部研發推動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調研顯示,該比例從2018年調研的23%上升至2023年的82%。”普華永道中國內地TMT行業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表示,獨角獸企業對于自主研發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同時,39%的企業表示其研發投入占總成本的比率超過40%,為歷年來最高,顯示出獨角獸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的決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9月4日下午,普華永道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發布《銳意精進 創贏未來——普華永道中國獨角獸CEO調研2023》。“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傾向于通過內部研發推動企業實現新興技術的應用。調研顯示,該比例從2018年調研的23%上升至2023年的82%。”普華永道中國內地TMT行業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表示,獨角獸企業對于自主研發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同時,39%的企業表示其研發投入占總成本的比率超過40%,為歷年來最高,顯示出獨角獸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的決心。
報告顯示,盡管國際形勢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復蘇的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勢頭令人矚目,成為經濟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領力量。
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偉堅說:“為培育更多硬科技、新生代、高價值獨角獸企業,各地紛紛加大獨角獸企業培育力度,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和創新生態。調研發現,在中國經濟逐步復蘇的背景下,中國獨角獸企業依然保持了較強競爭優勢,并對未來市場前景保持樂觀。大多數受訪獨角獸企業(62%)預計,2023年營業額同比增長將在30%或以上。近期國家推出包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以及‘擴消費’在內的一系列穩經濟舉措,有助于進一步激發獨角獸企業的信心和活力。”
報告顯示,“經濟形勢與增速”成為企業最關注外部因素,從2020年調研的第五躍居首位,與“資本及投融資市場變化”和“政策與監管”并列第一,均為51%,被受訪企業視為最重要的外部影響因素。城鎮化趨勢、人口結構變化、消費者行為變化緊隨其后。推動共同富裕、鄉村振興以及“碳中和”等也受到獨角獸企業高管們的關注。報告建議獨角獸企業應積極了解各地在人才引進、融資支持、成果轉化和市場培育等方面的培育鼓勵政策,爭取并用好各地政府引導的產業投資基金,實現做強做優做大。
普華永道中國科創與民營企業服務主管合伙人黃翰勛表示:“調研顯示,在資本市場選擇方面,A股(36%)和港股(36%)并列為獨角獸企業2023年首選的資本市場,而選擇美股的為18%(比2020年下降5%)。”他認為,面對A股、港股和境外上市,獨角獸企業應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在多元資本市場中作出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選擇。
報告發現,盡管經濟全球化進程有所放緩,但獨角獸企業出海的趨勢沒有變,出海熱依然持續。本年度有更多獨角獸企業將拓展海外市場作為戰略選擇,67%的獨角獸企業表示會保持原有或新增海外擴張計劃,遠高于2020年調研的41%。亞太地區(36%)和北美地區(32%)仍是獨角獸企業海外擴張的首選地區,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也是出海的熱點市場(17%,比2020年調研上升3%)。
針對企業海外拓展方式的調查發現,受訪企業首選方式為將產品銷往海外(67%)。其后依次為開設海外分公司(64%)、與當地合作伙伴形成戰略聯盟(38%)或成立合資公司(35%)。報告認為,海外市場需求和政策形勢復雜多變,這些本地化舉措有助于幫助企業迅速融入當地商業生態,使產品和服務更好地匹配本地市場。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