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禮縣:“小板凳”承載“大民生”
摘要:眾人拾柴火焰高,攥指成拳力量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很高,紛紛攜帶自家鐵鍬、鋤頭參與其中,將水毀路段維修完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深秋的蘭倉大地,層林盡染,沃野鎏金。玉米黃、辣椒紅、蘋果粉、葡萄紫……將農家豐收的畫卷描繪得五彩斑斕。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議事長廊,幾十把小板凳,一張圓桌子,黨員干部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心連心,以嘮嗑兒、拉家常的方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場景隨處可見。
白河鎮曹坡村商議為韓各兵紓困解難
石橋鎮王坪村商議解決裸露水管填埋問題
甘肅禮縣各級黨組織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直奔基層、直插一線,錨定目標任務,深學細照篤行,聚焦人民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充分利用“板凳會”“院壩會”“炕頭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確保主題教育走實走深。
全村出動守護“生命源泉”
“大家鼓把勁兒,我們搶抓最近的好天氣,齊心協力把裸露在外面的水管做好填埋,不然過段時間水管凍裂,村民吃不上水就麻煩大啦!”禮縣石橋鎮王坪村黨支部書記張智宏正帶領著全村村民填埋裸露水管。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禮縣石橋鎮在抓好理論學習、突出作用發揮、認真檢視整改上花心思、下功夫、做文章,全鎮黨員干部堅持從群眾“關心關切”出發、從群眾“急難愁盼”著手,不斷堅定理想信念、鍛造政治品格、錘煉履職能力,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受近日降雨影響,禮縣石橋鎮王坪村內的自來水管被雨水沖刷裸露在外,出現凍管缺水隱患。村“兩委”積極召集全村群眾在文化廣場召開“板凳會”,集思廣益商議解決辦法,最終由全村黨員干部帶頭,全村群眾積極參與,齊心協力一起填埋了400余米裸露管道,有效預防了冬季凍管,保障了全村的飲水安全。“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我們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沖鋒在前,用群眾的滿意度檢視主題教育的成效。”全村46名黨員、群眾代表對此事項進行了測評,群眾滿意度達到了100%。
打破地界建設“綠色銀行”
“由于規模不大,沒能形成競爭力,菜農辛苦種的蔬菜賣不上好價錢,收入一般,年輕人寧可外出務工,也不愿意在本村發展種植產業!”禮縣肖良鄉安壩村包村領導薛亮說道。要想擴大規模,提高群眾收入,必須通過征地打破地界阻礙,才能助推蔬菜大棚項目順利落地實施。肖良鄉堅持敢碰“真問題”,敢啃“硬骨頭”,緊盯解決難度大的問題不放,深入挖根源、精準定對策,將征地現場作為黨員干部開展主題教育的“練兵場”,充分利用農戶農閑時間,分批次召集全村100多戶農戶召開“板凳會”,下好消除群眾思想顧慮“先手棋”,苦口婆心地向村民講述征地發展產業的重大意義。最終逐步消除“這項目能掙到錢嗎?”“我家的地被改了后,地壟都沒了,以后還能恢復嗎?”等疑慮。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四周的動員工作,安壩村“兩委”終于征得農戶全部同意,400畝蔬菜大棚項目如期順利完工。時下,目之所及之處,大棚里的菜苗破土而出、欣欣向榮,相信日后定會發展成全村村民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
攥指成拳維修“產業大道”
“目前正是中藥材黨參采挖的時節,今年的種植規模比往年大,但產業路有一處塌方,前來收購的客商進不來,采挖的藥材運不出去,我心里可發愁了,希望村上能夠幫助解決”。禮縣白河鎮曹坡村民韓各兵向村“兩委”反映了他所面臨的難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禮縣白河鎮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全力破解急難愁盼。曹坡村“兩委”接收到村民韓各兵的反映后,鎮村干部通過實地查看,確實有一處長50米左右的塌方路段。為保障村民韓各兵經濟不受損失,曹坡村黨員干部積極深入群眾家中,動員廣大群眾、公益性崗位投工投勞維修水毀道路,及時解決了韓各兵運送中藥材的“燃眉之急”。
眾人拾柴火焰高,攥指成拳力量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很高,紛紛攜帶自家鐵鍬、鋤頭參與其中,將水毀路段維修完好。“以前有了難心事、煩心事不知道找誰訴說,現在黨員干部大事小事都有回應,而且想方設法幫忙解決,藥材順利運下山了,我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韓各兵激動地眼泛淚光。
禮縣各級黨員干部堅持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求突破、見實效,重點圍繞農村發展的大事、扶貧幫困的急事、利民便民的實事、群眾關心的愁事,以敢于動真碰硬的勇氣與擔當,將堵點痛點消除在“病灶”“靶點”,實實在在地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推動了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禮縣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