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運科技陳偉:莆田鞋的“逆襲”是中國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很好案例
摘要:從“代工鞋城”到自主品牌突出重圍,莆田鞋的“逆襲”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很好的案例。
中國發展網訊 為響應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組織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的工作精神,6月28日,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騰訊云聯合舉辦“走進騰訊——培育新質生產力 助力創新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活動。80名協會會員企業集聚北京騰訊總部,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數實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進而推動創新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僑聯委員,福建省政協委員,中運科技聯席董事長做陳偉在會上做了主題分享。
陳偉表示,新質生產力既包含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也包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的前瞻謀劃。數字化的本質是戰略選擇和戰略規劃,成功的數字化轉型是由戰略驅動的,而不是由技術驅動的。
“新質生產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企業等微觀主體不斷創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驅動形成的。” 陳偉說。
陳偉在會上分享了“莆田好鞋”、“莆田木雕”、“中運科技”三家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的經典案例。“莆田好鞋力爭在定制化業務賽道上實現鞋服行業的數字化升級。”陳偉講到,在莆田,鞋履制作是一種生計手段,更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技藝。把一雙鞋的生意做成千億產業,莆田成為“中國鞋都”靠的不僅僅是技術。21世紀初,在經歷低端生產線轉移的行業危機后,莆田制鞋產業不再選擇只以代加工“躺贏”,轉而進行“內功”的修煉。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經歷“分流”后,各自摸索出更專業、更垂直的賽道。從“代工鞋城”到自主品牌突出重圍,莆田鞋的“逆襲”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很好的案例。
“數字化轉型升級實踐中,也面對著一系列挑戰。”陳偉表示,包括技術發展的不平衡、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賽道上各自發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戰略方向不明、數字鴻溝加劇等,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政策引導、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育,實現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增長。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