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林下經濟遍地開花
摘要:全省各地根據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確定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科學選擇種養品種業態,林藥、林菌、林花、林苗、林禽、林蜂、野生菌、竹筍、林菜等等林下經濟業態遍地開花。林上、林中、林下、林內、林外“五林經濟”初具規模。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吳承坤 近年來,貴州省充分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稟賦,全省各地狠抓林下經濟擴面、提質、增效,全省林下經濟利用面積從2018年的1814萬畝增長到2020年的2203萬畝,增長21.4%。林下經濟產值從2018年的16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00億元,增長了1.5倍,平均畝產值增長了1倍。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達2459.5萬畝,產值295.7億元,帶動320萬農村人口增收,建成千畝以上林下種養基地321個。
貴州省有森林面積1.62億畝,其中商品林面積6900萬畝,經資源大普查測算,全省商品林中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面積3400萬畝,目前全省林下經濟面積利用已達2400余萬畝,還有1000萬畝的發展空間。同時貴州還允許利用國家二級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適當發展林下經濟,貴州省有國家二級公益林4430萬畝、地方公益林3822萬畝,這為貴州省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全省各地根據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確定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科學選擇種養品種業態,林藥、林菌、林花、林苗、林禽、林蜂、野生菌、竹筍、林菜等等林下經濟業態遍地開花。林上、林中、林下、林內、林外“五林經濟”初具規模。
納雍縣利用化作國有林場4萬畝國有林地,打造林下經濟產業園,啟動了1500畝林下食用菌、1500畝林下中藥材、1500畝林下養雞3個示范點建設,為林區農戶提供就近務工8000余人次,發放勞務費80余萬元。
貴州省級國有龍里林場利用國儲林項目,利用擇伐后的林下空間種植紅托竹蓀3200畝,3個月左右即可出菇收獲,每畝可采竹蛋2000公斤或竹花550公斤。同時,利用擇伐后的松樹蔸樁種植茯苓,每畝可采收150斤,實現了伐樁變廢為寶、產業以短養長,目前第一季已經收獲。
預計到2025年,貴州林下經濟利用面積將新增1000萬畝(總規模達3200萬畝以上),全產業鏈年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培育形成林下經濟類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00家以上,其中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5家以上。
到2030年,林下經濟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體系將更加健全,產品供給、特色品牌、質量安全、競爭能力全面提升,良種選育、裝備研發、科技人才水平大幅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更加完善,創建一批國家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貴州林下經濟的發展將貴州鄉村振興提供持續動力。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