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湖北恩施:古老山寨的“青春密碼”

2021-09-13 22:14 中國發展網
湖北恩施 古老山寨

摘要:“快,河里有人在電魚?!?020年7月的一天,村民白康洋巡河時發現河道里隱約閃爍的燈光,迅速在群內報告。

炊煙繚繞,雞鳴陣陣,9月9日清晨,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盛家壩鎮二官寨村自晨霧中蘇醒。

不一會兒,茶園里、古寨前、蜂箱旁、民宿中,村民陸陸續續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個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古村落,處處顯現出勃勃生機。

守護著一方綠水青山,經營這一片金山銀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二官寨村逐夢“正年輕”。

生態密碼:多重保護山河美

“快,河里有人在電魚。”2020年7月的一天,村民白康洋巡河時發現河道里隱約閃爍的燈光,迅速在群內報告。

不一會兒,護河隊15名成員趕到現場,對電魚人員進行勸阻、教育。兩名電魚的外鄉人銷毀了工具,并各購買價值2000元的魚苗增殖放流。

這是二官寨義務護河隊關于制止電魚的最后一條記錄。

白康洋是二官寨義務護河隊的隊員,在他的記憶中,小溪、舊鋪兩條河流始終清澈,野生魚類眾多,然而電魚、毒魚事件時有發生。

護好河、守住魚。2012年,村民自發成立二官寨義務護河隊,對違法電魚、毒魚、網魚、炸魚進行監督。到現在,護河隊伍日漸壯大,責任范圍也擴大到垃圾清理、河道監管。

“水更好了,游客也更愿意來了。”舊鋪景區的民宿老板康紀元看到了河道生態的改變,也享受著生態帶來的紅利。

守護好綠水青山,是二官寨村不變的底線。

保住青山,村里成立了二官寨義務護林隊,讓亂砍濫伐、盜砍盜伐成為過去。3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蓋率達90%,80多棵古樹掛牌保護。

守住綠水,580多戶村民完成廁所革命,用上了水沖式廁所和三格式化糞池,100多平方米人工濕地解決了小溪、舊鋪兩個核心景區居民污水排放問題。

美化家園,推行村莊“四旁”植樹,建設綠色示范鄉村,種植桂花、櫻花、銀杏、紅楓1000余株。

“把好的生態保住,讓好的習慣養成。”二官寨村黨支部書記康尚認為,村民思想上的認識和行動上的自覺,是二官寨更美的保障。

村居環境越來越好,人心越來越齊。

從“小手牽大手”動員學生和家長參與環境整治,到“五邊潔凈”行動黨員干部劃段包片、全民參與;從推行“五個一(一條通暢的排水溝、一間標準客房、一個生態庭院、一間標準廁所、一間標準廚房)”生態家園建設,到垃圾清運“四方(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負責制。

在二官寨村,保護好生態環境已成為大家的自覺習慣。

翠綠清香的茶園,風景如畫的河道,二官寨村民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古韻山寨已華麗轉身為現代“桃花源”。

治理密碼:一統三治基層順

“群眾氣大,干部頭大”,曾經,二官寨村社情復雜、干群關系緊張,“扯皮拉筋”時有發生。

如何破局?以黨建為統領,筑牢基層治理的戰斗堡壘!

二官寨村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對支部進行改選,支部書記由本地大學生村官擔任,配齊配強支委成員,支部平均年齡下降了10歲。

黨建優勢化為基層治理優勢,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放大。

“關鍵在于村民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丁輝是二官寨村“兩縱三橫”產業路修建項目的建管協會成員,3.5公里產業路連接了700多畝茶園,丁輝的茶園就在其中。

自項目規劃開始,丁輝就積極參與,協調矛盾、監督質量、督促進度都是建管協會在負責。今年,他的6畝茶已收入1萬多元,采茶時他都會自覺清理雜草、泥石,“自己看著修起來的路,肯定要管好。”

得益于建管協會的努力,2021年,圣孔坪1100多畝高標準煙田整治、19公里機耕路3個月完工;官渡河600多畝高標準農田整治、8公里機耕路,2個多月完成。

糾紛少了,質量高了,群眾滿意度大大提升。紅白喜事理事會、義務護河隊、義務護林隊、二官寨農民藝術團等一大批自治組織更加活躍。

堅持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群眾的事和群眾商量著辦,“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成為二官寨村寶貴的治理經驗。

這一經驗和舊鋪組康家宅院中堂上的《康氏家訓》一樣熠熠生輝。

《康氏家訓》是繁衍幾百年的康家人的處世準則。立家規、傳家訓,二官寨村成立康氏文化研究會,弘揚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參與化解村民糾紛,充分發揮家風家訓在鄉村治理中的正能量。

讓新規“硬”起來,新風“吹”進來。3000多村民全部簽訂了《二官寨村全面禁鞭的承諾書》《二官寨村生態安葬承諾書》,出臺《村規民約》。

以自治為目的、以德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二官寨抓住關鍵環節,激活基層治理活力因子。9月6日,二官寨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

產業密碼:農旅融合百姓富

疊疊梯田煥發生機,壟壟茶園翠綠綿延,從高處望去,二官寨村田園村莊美如畫卷,充滿古樸氣息。

“吊腳樓、稻田、小溪,交融一起,美翻了!”游客廖女士剛剛抵達二官寨,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

2021年,二官寨已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他們看中什么?

“獨特的建筑和文化,是吸引他們的原因。”盛家壩鎮黨委書記徐瑞表示,悠揚古韻、濃濃鄉愁是村民的希望和未來。

以舊鋪為試點,“不拆一棟老屋,不建一座磚房”,推進“整庭院、建民宿”老屋整改工程,二官寨一邊加強對老屋的修繕保護,一邊探索鄉村旅游。

村民康敏是最早一批意識到老屋價值的人,帶頭改建民宿,在康家老屋開辦農家樂,還帶領大家共同行動。

2013年從小溪起步、2014年在舊鋪升級,因為擁有原生態文化、原生性景觀等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二官寨村逐步形成“旅游+農業”“旅游+文化”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目前,全村有民宿220家、床位480余個,農家樂22家,常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帶動310人就近就業,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00萬元。

在旅游產業的催生和牽引下,全村業態不斷豐富,產業潛力逐漸釋放。

“春天賞油菜花,夏天體驗插秧,秋天賞稻田,冬天觀雪景。”村民覃登軍種了177畝水稻,語言接地氣、會唱山民歌的他,成了家喻戶曉的“農民網紅”。

乘上東西部扶貧協作農民主播培訓的東風,覃登軍一邊直播紅米的種植過程,一邊帶著粉絲欣賞二官寨美景,觀看農民藝術團的表演,直觀感受土家族文化。

山貨實現直種直產、直供直銷,村民致富的路子更好走了,“錢袋子”越來越鼓。

村民白康洋則看中了這里的山,養了300箱蜜蜂。

“這幾天主要是五倍子花,‘三晴兩雨’的天氣,蜜源很充足。”得益于今年的好天氣,白康洋每箱蜂蜜可收入1000多元。

以旅促農、融合發展。如今,二官寨村茶葉面積超過3000畝,特色產業種植面積戶平達到6畝。有林業、茶葉、蜂業等各類專業合作社11家,僅中蜂一項,年收入就近200萬元。

門路更寬、收入更多,新的格局下,二官寨村鄉村振興的動力更加強勁,正朝著山清水秀、村強民富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廖亮 趙映雪 童秀清)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