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農民主播帶活鄉土經濟
摘要:自那時起,蹇再周的“網紅”生涯正式開始了。三五個村里的伙伴被他鼓動,也紛紛拿起手機加入,“誰都可以拍,哪還需要教,我們農村有太多新鮮事了。”
“正宗的土家臘肉,豬是我們自養的,安全放心,今天直播間買兩斤送一斤,請抓緊下單……”9月8日,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南河村易遷點扶貧車間里,蹇再周正在直播間賣力吆喝。
這是他開啟直播帶貨的第2個月。
疫情之前,蹇再周是某鄉鎮保潔公司的老板,熱愛文藝的他偶爾會拍些短視頻記錄生活。受疫情影響,收入一度陷入停滯,有了大把時間的他便在村里每天拍攝農村生活,再配上擅長的貫口上傳網絡,得到許多網友關注。
自那時起,蹇再周的“網紅”生涯正式開始了。三五個村里的伙伴被他鼓動,也紛紛拿起手機加入,“誰都可以拍,哪還需要教,我們農村有太多新鮮事了。”
農村生活、鄉土人情受到大批網友的喜愛,有人鼓勵他,“你這么有意思,不如開直播。”
說干就干,蹇再周開始每天固定時間直播,和網友們逗趣,最多時一天能得到2000多元打賞。腰包鼓起來,他更加投入其中。
一邊制作鄉土味短視頻,一邊開直播和網友聊天,直播間人數在一兩千人是蹇再周的常態。網友們喜歡聽山歌,蹇再周便在直播間唱歌,粉絲數達9萬多人,視頻最高播放量達到400萬。
但光靠聊天留不住粉絲,也沒有長久穩定的收益,漸漸地,做帶貨主播的想法在蹇再周的腦海里萌生。
他聯系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尋找貨源,拉攏左鄰右舍玩抖音的伙伴組建直播團隊,只要想加入,他便無償分享經驗,南河村前后有將近60人參加過他的“一村一主播”培訓。
在蹇再周的直播團隊里,有脫貧戶、美容師、返鄉創業者、茶廠老板,年齡也從二十多歲到五六十歲不等,卻在網絡的世界里有同樣的身份——主播。
“有一個成熟的主播團隊,可以隨時談合作,抱團發展力量大。”談及對未來的暢想,蹇再周信心滿滿,“帶貨量起來了,我們自建工廠也不是沒可能,反正農村有的是好東西。”
7月開始,蹇再周的團隊每天分時段準時開播,南河村扶貧工廠負責人譚靜表示,他們每天差不多能幫助工廠出一百多單。
在過去,離開農村是很多農村人的夢想,而現在,蹇再周和他的小伙伴們正開辟出一片大有可為的新天地。(廖亮 鄭彧)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