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立“十四五”目標:用5-6年時間實現GDP過萬億
摘要:據劉運介紹,濰坊市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地處山東半島幾何中心,海陸空四通八達,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即將開工的京滬高鐵二通道,建成后濰坊一個半小時到北京、兩個半小時到上海。依托京滬二通道,濰坊正在高標準建設中央商務區、高鐵新片區、深圳(濰坊)科技工業園等,力爭5年再造一個新濰坊。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陳建偉、記者高楊報道 9月1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濰坊專場,圍繞“濰坊發展越來越好,群眾生活更加美好”主題介紹有關情況。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在發布會上表示,濰坊未來大有可期:“立足實際,用5-6年時間,濰坊實現‘GDP過萬億、進軍國內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30強’,濰坊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扎實雄厚,全市對實現這一目標充滿信心。”
劉運表示,2020年,濰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72.2億元,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39位。在目前山東全省發展格局中,濰坊可以概括為“4321”,即經濟總量全省第4,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全省第3,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全省第2,農業發展水平全省第1。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十強”產業增加值占比均超過50%,2016—2018年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成果豐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三五”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今年前8個月,濰坊市PM2.5、PM10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均居全省第1,空氣優良天數改善率全省第2。
據劉運介紹,濰坊市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地處山東半島幾何中心,海陸空四通八達,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即將開工的京滬高鐵二通道,建成后濰坊一個半小時到北京、兩個半小時到上海。依托京滬二通道,濰坊正在高標準建設中央商務區、高鐵新片區、深圳(濰坊)科技工業園等,力爭5年再造一個新濰坊。
濰坊海洋資源稟賦獨特,海岸線長143公里、海域面積1421平方公里,鹵水儲量居全國首位,原鹽、純堿、溴素產量分別占全國1/4、1/6和9/10,海洋化工、海洋裝備制造等產業獨具特色。
濰坊產業基礎扎實雄厚,特別是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優勢突出。濰坊是農圣賈思勰的故里、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和全國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是全國唯一的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擁有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等一批國字號重大平臺,禽肉、蔬菜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1/6、1/8。
濰坊工業門類齊全,聯合國確定的41個工業大類中濰坊有37個,機械、化工、紡織、食品、造紙等5個產業達到千億級規模,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06家、高新技術企業1002家,職業院校63所、在校生24萬人。
“十四五”時期,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的決策部署,立足濰坊實際,提出用5-6年時間,實現“GDP過萬億、進軍國內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30強”。這個目標,對于濰坊這樣一個近千萬人口的大市來說,是雄心壯志,濰坊市對實現這一目標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