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港“十四五”末力爭吞吐量過億噸
摘要:東營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市新舊動能辦主任郭順先介紹說,東營作為環渤海地區重要節點城市、黃河入海口城市,著眼未來發展方向,集中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著力推動“南聯北拓、承東啟西、通河達?!保涌煅a齊基礎設施短板。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陳建偉、記者高楊報道 10月9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東營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東營高標準編制了綜合交通網、現代物流、油氣管網3個中長期發展規劃,集中謀劃實施一批鐵路項目,東營港力爭“十四五”末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
東營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市新舊動能辦主任郭順先介紹說,東營作為環渤海地區重要節點城市、黃河入海口城市,著眼未來發展方向,集中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著力推動“南聯北拓、承東啟西、通河達海”,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陸路交通內聯外接更加通暢。鐵路方面,東營共有5條普速鐵路、7條專用線鐵路,鐵路總里程354.1公里。黃大鐵路2020年底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朔黃鐵路、黃驊至天津港萬家碼頭聯絡線,成功打通了山東北部能源運輸通道。德龍煙鐵路, 2021年全線電氣化改造拉通,按120公里/小時運行,對接京滬鐵路,推動開通煙臺經東營至北京、東北地區的快速客運線路。津濰高鐵、濟濱高鐵聯絡線、淄東城際鐵路等項目穩步推進,正在規劃建設東營東站至德龍煙鐵路連接線、德龍煙鐵路至張東鐵路東南聯絡線,著力推動普鐵、高鐵和市域鐵路“三網共進”。公路方面,濟東高速、高廣高速、青州何官互通立交等相繼建成通車,正在加快實施東青高速改擴建等工程。目前,東營共有4條高速公路、10條國省道干線公路、17個高速互通立交,公路總里程9332公里,人均密度全省第一。
港口運輸擴能提級進程加快。東營港是黃河三角洲區域中心港,也是省會經濟圈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沿海港口,已建成泊位65個,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6000萬噸。正在加快實施總投資100多億元的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10萬噸級通用泊位、25萬噸單點系泊碼頭、4個10萬噸級液化品泊位、廣利港海河聯運等項目,力爭“十四五”末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打造黃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會經濟圈主力港、全省原油重要接卸港、中國北方重要的液體集裝箱集散中心。
勝利機場中轉樞紐正在成型。東營搶抓全省機場整合機遇,充分發揮東營勝利機場的區位和凈空優勢,實施了老航站樓改造、3600米跑道延長等改造提升項目,成功保障了國產大飛機C919轉場試飛,開通了包括4條“環魯飛”航線在內的16條航線,通航城市25個,“十三五”末民航旅客吞吐量達到88萬人次。“十四五”時期,將發揮勝利機場作為中國商飛試飛基地的優勢,建設維修中心、ARJ21飛機過夜機場和維修維護基地;進一步優化東營至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的航線航班,爭取開放勝利機場口岸,開通至日韓、中亞、俄羅斯、東南亞的國際航線,打造南北東西中轉樞紐國際機場。
現代物流體系打造初見成效。物流是東營的弱項。東營著眼暢通油氣大循環,助力石化產業布局發展,扎實推進全市油氣管網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建成油氣管道總里程約1941.6公里,2020年管輸原油3966.73萬噸,減少公路運輸約119萬輛次以上。去年東營組建了市口岸和物流發展中心,開工建設了魯北鐵路物流園、東營港綜合物流園。“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優化“四橫二縱十支線”油品管網和“二橫二縱六環網”天然氣管網布局,同時以智慧物流總部基地建設為統領,以中心城、東營港、魯北、廣饒四大物流園區為骨干,以空港、廣利港兩大專業特色物流中心為重要補充,加快建設“一總部、四園區、兩中心”物流格局,打造獨具特色競爭力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