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在渝成立
摘要: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充分激活長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
中國發展網訊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是我國第一家專事研究長江文化及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新型智庫、獨立智庫。”1月5日在渝舉行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成立儀式上,重慶智庫創始人兼總裁、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首席研究員王佳寧作上述表示。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大力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慶智庫暨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第一時間策應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聯合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大運河智庫發展研究中心共同成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
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成立儀式上,重慶智庫新聞發言人認為,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充分激活長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豐富完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志,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標識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向世界呈現絢爛多彩的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重慶智庫新聞發言人認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范圍綜合考慮長江干流區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和青海13個省區市。
據重慶智庫新聞發言人透露,作為新型智庫、獨立智庫研究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將開展四方面研究:
一是圍繞“四大任務”展開研究,高度銜接、深度融匯重大決策安排,凸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的全局性。這“四大任務”是,制定修訂法律法規、編制建設保護規劃、實施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基礎工程、以及完善建設管理體制機制。
二是圍繞“四類主體功能區”展開研究,體現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的顯著性。來源于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整體布局、稟賦差異及周邊人居環境、自然條件、配套設施等情況,這“四類主體功能區”指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和傳統利用。
三是圍繞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樣板”展開研究,彰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的指向性。作為國家文化公園試點中的重要項目,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現階段還沒有先例可循。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將通過選題聯動、研究聯動、論壇聯動和成果聯動,向決策部門提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樣板區和先導區的智庫專報。
四是圍繞協同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長效機制展開研究,品牌形象和媒體宣傳聯袂發力,弘揚長江沿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的示范性。對推進保護傳承工程、推進研究發掘工程、推進環境配套工程、推進文旅融合工程和推進數字再現工程等關鍵領域的研究工作進行細化分解,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掛圖“作戰”,久久為功。著力通過智庫研究和對策支撐,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功能銜接、開放共享的建設格局,確保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質量推進。
責任編輯: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