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為媒 述寧夏事”——寧夏音樂走進北京匯報演出
摘要:音樂會思維創新、編排精彩,以樂敘事,“講好寧夏故事、述說民族傳奇”,奏響了一組美麗的民族鄉村交響樂。把寧夏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非遺特產等融情入景、融穿全劇始終。
本網訊 2023年4月19日,由寧夏文化和旅游廳和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聆聽寧夏》活動在北京音樂廳隆重舉行。
音樂會樂曲采用原創民族室內樂套曲,用一場無與倫比的音樂和藝術的視覺盛宴呈現出大美西部——《聆聽寧夏》音樂劇,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寂寥;品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溫婉豪邁;震撼“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鐵馬金戈。
寧夏回族自治區既有秀美的風光,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主創人員深入生活,考察采風、走訪體驗、聆聽感悟。精心烹制的十二道視覺大餐異彩紛呈。
《朔色長天》用蒼勁有力的鼓組群奏、如泣如訴的板胡配合深情的“花兒”演唱,開啟了整場音樂會的序曲。《瀚海孤煙》用傳統的樂器笙和揚琴互為伴奏,描繪了大片沙漠和胡楊林在夜色掩映下的孤寂蕭瑟?!顿R蘭源祈》為我們展開了一幅了萬年前的賀蘭巖畫,原始部落、太陽圖騰、祭祀篝火、狂獵之夜……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般感受遠古先人的婚喪嫁娶生活場景。
《妙旋古道》描繪了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發展過程,用古琴、古箏和打擊樂而作。特別加上當地特色吹奏樂器“泥哇嗚”,配合舞蹈音樂再現黃河流域、商旅古道千年文明史的繁華燦爛?!痘▋籂€漫》通過懵懂的少年男女對山歌小調,將嬉笑打鬧、羞怯歡脫的動人情景再現。表現了勞動人民永于追求愛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堕L纓在手》以1935年毛主席在六盤山留下的詩詞《清平樂·六盤山》中“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有感,通過打擊樂鼓點和彈撥張力展現出紅軍堅強的意志和意氣風發的勝利英姿。
《漠上甘霖》將古渡濕地的“水”與“沙”元素變化為音樂主題,通過“起承轉合”的表現形式用彈撥樂器、笙和竹笛各音色交織律動,依靠智慧和勤勞,讓干旱的沙漠變為濕地良田的動態畫卷?!斗毙情}寧》將黃河、巖壁、金沙灘、滿天繁星擬人化,通過閩寧合作以西海固遷徙事件為背景,用民歌《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為素材。伴以民族室內樂與童聲合唱方式,展現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愿景。當孩子們走上舞臺的一剎那,他們用稚嫩的童音打動了現場所有人。這也是一場文化傳承、人才教育實踐課,通過參與服務社會,相信會在他(她)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伏筆,經過精心澆灌培育、生根發芽結果,成為藝術界的朵朵奇葩。《醉美寧夏》融入了紅酒的濃郁芳香,品一口甘醇圓潤、如癡如醉。用特色樂器泥哇嗚奏響民歌《歌唱寧夏川》,為聽眾營造一種小酌后“微醺”感,體會別樣風味。
《綠水青山》是本場音樂會的主題歌,以兩山一河與代表寧夏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發菜的“紅黃藍白黑”五色寶為脈絡進行敘事,旋律簡潔,具有童謠特征?!兑夭始姵恰肥菫殂y川市量身而作,以寧夏“花兒”的音樂素材為主,將民族音樂和當代音樂語言有機融合,用悅動的音符來展現城市日新月異變化的精彩與速度?!逗j毯忧濉啡〔拿窀琛堆蹨I花兒漂滿了》,用核心音高材料貫穿全曲。將現代科技元素與地域音樂結合,表現這片熱土的文化傳承與現代氣息。作為終曲,與開場樂曲首尾呼應,貫穿始終、完美收官。
音樂會思維創新、編排精彩,以樂敘事,“講好寧夏故事、述說民族傳奇”,奏響了一組美麗的民族鄉村交響樂。把寧夏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非遺特產等融情入景、融穿全劇始終。
這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為助力當地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穩定與繁榮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是民族團結的序曲、是吹響西部大開發的進軍號角。是對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好詮釋、是“一帶一路”建設邁向深度合作的播種機、更是寧夏張開臂膀歡迎人才和投資、走向國際化的一部宣言書。
(本文作者:柴大勇系北京商旅同舟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入庫專家、客座教授)
責任編輯:郭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