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爭在先”、攻堅“干在前” ——記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發展和改革局扶貧部門負責人于春艷
摘要:她堅持精準精細嚴把入口關、出口關、審核關,科學謀劃幫扶措施,“對癥下藥”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切實做到了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群眾滿意。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曹偉、記者倪文忠報道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叵朐谌珖撠毠钥偨Y表彰大會接受先進個人表彰的那一刻,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發展和改革局扶貧部門負責人于春艷依然難掩內心的激動。于春艷作為一名基層女扶貧干部,她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以盡職忘我、無私奉獻的精神,全面推動東豐縣各項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五年來,她緊緊圍繞“六個精準”要求,立足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著力在“補短板”“破瓶頸”上下功夫,堅持一盤棋布局、一條線推進,爭在先、干在前,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2019年全省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中,東豐縣位列“好”的檔次,非貧困縣中排名第7位。個人連續三年被評為縣級優秀公務員、2017年9月榮立全縣“五點雙享兩救助”兜底扶貧專項工作三等功、2020年11月榮獲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她先后向縣委縣政府提出實施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兩不愁三保障”沖刺清零、“103.8”工作機制等系列創新舉措,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持續發力。工作成效明顯,全縣1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1572戶3342名貧困人口盡數脫貧。
嚴守“三道關”,著力布局精準脫貧。她堅持精準精細嚴把入口關、出口關、審核關,科學謀劃幫扶措施,“對癥下藥”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切實做到了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群眾滿意。
打好“三張牌”,精準建立防貧機制。她堅持精準“扶貧”、防范“返貧”兩手抓,著力打好兜底保障“牌”、包保幫扶“牌”、風險防控“牌”。提出了政府兜底建設扶貧公租房徹底解決無住房和住彩鋼房貧困戶住房問題的建議,為121戶貧困戶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全縣貧困人口享受低保兜底1369人、特困供養144人、“五點雙享兩救助”社保政策1522人。她謀劃推動縣級領導開展“五個一”包保幫扶、各包保部門實行“五二三一”包保幫扶模式,累計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等實際問題510余件。率先建立風險排查預警機制,探索出對未脫貧戶采取“滴灌式”幫扶、對脫貧監測戶采取 “保姆式”幫扶、對邊緣戶采取“教員式”幫扶,同時建立東豐縣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防貧保障保險機制,有力化解了兩類人群因病、因學、因災致貧返貧風險。
構建“三條鏈”,全面夯實攻堅舉措。她始終聚焦脫貧主攻方向,著力構建基礎提升鏈、產業扶貧鏈、就業扶貧鏈。扎實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改造和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強力推進“食用菌、生豬、黃牛、光伏、文化旅游”等五大扶貧產業,實施產業扶貧項目52個,收益458萬元,累計帶動貧困人口增收7132人次。為了破解產業扶貧項目多為種養業、抗風險能力差的難題,2018年,她積極與光伏公司溝通對接,推動全縣12個鄉鎮18個光伏發電項目落地,安裝電站189個,容量2838千瓦,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并成功爭取到國家補貼,貧困人口年人均可增收600余元。
責任編輯:李振